傅莹:当前公交外交薄弱之因及如何加强公交外交

2010年09月11日16:0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傅莹 公交外交 外交 公共外交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李肇星:公共外交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郑万通:公共外交已成人民政协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赵启正畅论什么是公共外交 谈各国公共外交异同

公共外交论坛开幕 探讨如何向世界阐释一个真实的中国

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王锐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探讨如何在公共外交的层面向世界人民阐释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一个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主任委员赵启正,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等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以下是傅莹的讲话全文:

文君副书记、各位来宾,应邀出席这个论坛我觉得很荣幸,也很忐忑,我的同事李金章副部长让我无论如何到这儿发个言,但是我想不好该说什么,到了以后看到那么多老同事、老领导、老朋友,尤其看到梅老师,觉得有压力了。刚才赵主任讲的非常好,他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高深的研究,他讲的很多内容我都同意。

我年初回到国内,感觉国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和探讨还是相当深入的,尽管软实力建设、公共外交这些概念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是,可以看到,我们在政府层面、在企业、学界,大家都有这方面加强的紧迫感。刚才赵主任讲我们在这分析有不少有益的尝试,比较典型的就是孔子学院在国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确实,进入二十一世纪,软实力在国际关系当中的作用是日益突出了,原因可能一是因为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角度,所以对硬实力的使用代价增加了。二是各种非政府组织、机构比较活跃,对硬实力使用的制约也增加了。三是西方世界对硬实力的使用有反思。今天好像正好是“9.11”,美国撤军期间,国际上对美国和伊拉克战争分析很多,大家基本有一个共识,就是美国军队死了4000多人,伊拉克人民恐怕是死亡六七十万,美国花了3万亿美元,2倍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费用,结果实现了什么?树立起美国的民主样板,大家都认为实际上扶植了一个软弱的伊拉克,扶植了一个强硬的伊朗,这是一个得不偿失。所以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尤其这些西方的强国在今后使用硬实力上可能会有更多的顾忌,至少在一段时间会比较谨慎。

回顾就是在世界强国的崛起过程当中,实力的来源是有一个演进过程,最早十六世纪西班牙基本上靠海军;十八世纪法国在打仗的同时,它的软实力,比如文化和制度建设也开始发挥了影响。到了十九世纪英国,仍然主要是靠炮舰,但是英国的政治凝聚力、金融规范也在发挥作用,到法国还还一些。到了二十实际美国依靠军事、经济、科技领先取得的优势,美国的美式的文化、美式的教育和国际制度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强,能不能说美国是第一个软硬实力兼备的世界强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就是未来的强国,可能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之下,应该是一个软实力的强国。因为国际环境已经不再允许再走一条硬实力的道路了。中国应该是更加注重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的国家,正像胡主席讲的一样。二十一世纪我们需要和平的时期,因为只有在一个和平的时期,才能实现我们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外交是以维护一个和平的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在今后可能又更前进一步,就是维护和塑造创造一个合作的环境,一个可以和中国合作的环境,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影响力上升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对于二十一世纪真正成为一个合作的世纪,而不是过去几个世纪充满战斗的世纪。中国在这方面应该说具备一定影响的能力。

当然,软实力必须要有硬实力做基础,但是软实力又不直接等于硬实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共外加是一个甚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共聚合手段。软实力严格意义上讲,用不动用军事力量来影响他人的能力。但是你要能影响他人,首先你的形象要好,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我在国外的时候感觉到,国外对中国的看法和了解还是有限的,看法还是比较片面的,基本上是在高估中国和低估中国之间徘徊,一看到中国有成绩了,成功了,就说中国要“威胁”了,看到中国有问题了,就说中国“要崩溃了”。原因比较多,我自己的体会一是国外对关于中国的信息、关于中国的文化产品相互比较少,我们出口很多电视,但是在国外的电视机上播放中国的内容还是相当少的。我们出口的书和进口的书完全不成比例,出口的电影和进口的电影也完全不成比例。欧洲人跟我讲,说欧洲人对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基本是在厨房里面,在厨房里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上出现的形象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的看法。在电视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形象很少,有的一些是二手的,甚至是负面的。这是我们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困难。

第二,在意识形态上跟西方,国际主导的还是西方的意识形态,我们跟他们之间差异比较大。尤其由于冷战的因素,他们对我们的制度缺乏理解和认同。前两天我接受德国记者采访,他很肯定我们的成就,谈起来真是非常的钦佩。但是他说你们都改了这么多了,政治制度为什么不改?我说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我们背后没有政府、没有政策、没有政党,我们是凭空得到的成绩吗?他看不到你的背后,看不到你的背后这些东西。

第三,可能是我们自己也要挖掘一下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在公共外交上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一个怎么把中国自己的丰富的软实力的资源真正的转化为影响力。我理解今天的论坛主要是讨论这个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讲到公共外交是我们国家外交工作今后重要开拓的方向。这是中国第一次把公共外交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的高度,外交部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加强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在外交部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司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建立了公共外交协调机制,驻外使馆作出很多努力,要做驻外国的媒体、学界和民众的工作,各个使馆都在这方面确实有不少的开拓。从整体上来看,可能我们还是存在着差距,我们一些尝试要形成一个平衡的、有体系的一套公共外交,可能还要有一个过程。从工作对象来说,我参加外交工作三十多年了,我们和政府打交道还是颇有成效的,做政界的工作、做议员的工作、做各级政府、各界政府的工作,还包括军界的工作比较有成效,沟通比较多,但是跟媒体和公众打交道缺乏经验,也缺乏传统和习惯。我觉得还是对一般的民众,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年轻一代给予更多的投入和关注。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