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否理性
可拥有但非必需。这几乎是所有权威英文辞典对奢侈品一词的定义。
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在中国,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去进行奢侈品消费的情况并不罕见。
同时,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主体是40-70岁的中产阶层;而在中国,消费奢侈品的主体则是那些平均月收入5000—5万元之间、年龄在20-40岁的高学历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国的发展目标,2020年才实现全面小康;而中国恰恰又是奢侈品消费成长最快的国家,并有专家预计在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这5年的时间差让人吃惊。
“在全球都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消费的情况下,中国是那些昂贵的浮华奢侈品最后的庞大阵地。”北京咨询机构伍尔夫集团亚洲区总裁大卫·伍尔夫称,中国消费者的特点是敢做敢为和冲动。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王志邦认为,就目前整体而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有些“超前”。消费奢侈品时,首先要保证有与之相对应的收入来支撑,且将消费金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才算理性消费。
评论员盛大林撰文指出,正常情况下,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也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和社会创造力。但奢侈品消费的爆发,也反映出中国贫富差距的扩大。他认为,作为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出现这种现象也是难以避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加以引导,使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