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不扣“帽子”

发布时间: 2015-03-17 16:13:1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扶贫 宁夏 宝丰集团

“做慈善要接地气,要从细节入手,注重长远效果,而不是一捐了之。不仅要让受助者摆脱困境,更重要的是传播爱的种子,让爱心在社会上传播下去。”——党彦宝

在很多人眼中,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似乎有点“任性”:别人做慈善搞扶贫和救助,他却把重心放在资助教育上;别人扶助贫困大学生,他却对宁夏山区所有上线的考生全部给予奖励,而且是整个大学期间直接把钱存入学生的银行卡。

“贫困问题要从根子上解决。家里要是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未来很可能让一家子的老老小小都跟着过上好日子。”党彦宝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教育扶贫的方式来做慈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2011年1月19日,党彦宝和夫人边海燕捐资5亿元,共同发起成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会——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将公益慈善实践纳入规范化、专业化轨道,并形成了一种科学发展的公益慈善模式。

近几年,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助学、捐建移民区学校和卫生院、创办爱心慈善超市、大病救助和抗震救灾等多个领域。2013年,党彦宝又投入11.5亿元,奖励10.2万名宁夏籍学子完成学业,将捐资助学作为他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最初我们也是资助,可很多学生不愿拿这个钱。后来了解过才知道,所谓人穷志不穷,现在的年轻娃娃都不愿戴负贫困生这顶‘帽子’。”正是这个原因,让党彦宝决定变“资助”为“奖励”。“资助了多少大学生”和“奖励了多少大学生”,两种说法对他而言没有区别。可是,对受助学生的意义却可谓天壤之别,“我觉得,帮人就帮到底,不能让我们的善意在孩子们眼中变成了‘嗟来之食’。”

“奖励,是对勤奋学习的鼓励,你是优秀学生我才会帮你。让孩子们继续学业是件好事,可也要顾及娃娃们的脸面,由过去的助学改为奖学,这件事我们做得很成功。”党彦宝告诉记者,从资助改为奖励后,基金会每年帮扶的大学生新增人数是2.6万~2.8万,对专科学生的奖励从大一到大三,本科奖励从大一到大四。针对宁夏南部山区9个贫困县区,只要是成绩优异全部给予奖励。

“我评估过这9个贫困县区,80%的家庭属于比较困难的,20%是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但是这20%我也全部都资助。”很多人曾对这个决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钱应该捐给急需的人,党彦宝在对此表示理解的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能只奖励家庭贫困的人,我连条件好的一起奖励。这是给他们埋了一粒爱的种子、帮扶别人的种子,没有什么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