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中国模式"调查:"草根金融"的崛起

2010年08月26日15:2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小额贷款 草根金融 拨备覆盖率 小额信贷 金融牌照 金融体系 贷款余额 金融监管 贷款投向 金融资源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现在小贷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营范围单一。我们现在不能办理资产转让、票据业务、代理保险这些业务。”潘献勇告诉记者。

利润来源点少制约了小贷公司的盈利状况。“如果将来可以开办资产转让、票据等业务,小贷公司也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关键是得找到自己的定位。”潘献勇认为。

对于未来,“潘献勇们”显得有些迷茫。谈到今后的出路,这些小贷公司的“掌门人”用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等政策”。

“我们几家小贷公司的经理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出路问题,银监会之前也出台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但里面一些规定让我们感觉到前路渺茫。”

比如,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制为村镇银行,但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放弃控股权。转制后,民营股东的经营权要交出去,这样的做法会使原来小额贷款公司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完全抹平。”潘献勇担心地表示。

山西省晋源泰小贷公司就曾面临是否转制为村镇银行的艰难抉择。“转成村镇银行原有的股份就只剩下10%,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不是我们的了。”经过多番斡旋,晋源泰虽然保住了控制权,但却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由于看不到转型为村镇银行的希望,股东不愿再投钱,“贷完就歇”的晋源泰利润出现下滑。

扶持政策少,税负重,是小贷公司当下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北京某小贷公司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5%的营业税、1.5%的城建税、3%的教育税附加、25%的所得税缴纳税费,税费占全部利息收入的32.12%。

山西晋中小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韩建防告诉记者,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年回报率在14%至16%左右,相比山西民间资本投入的房地产、煤炭焦炭、物流等行业,仍处于劣势。

期待政策“破冰”

“一开始民营企业都是抱着抢占战略高地,为进入金融业试水的心态筹建小贷公司的。但短期看来,小贷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的路暂时还走不通。何时能有配套的政策出台还是未知数。在政策还没有明朗化的现在,企业只能让小额贷款公司维持现状,不肯轻易退出,但也不会有太多积极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小贷公司发起人的心思。

如何扭转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政策“破冰”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答案。

“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在坚持只贷不存的大原则下,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小额信贷发展。”潘广恩建议,具体尝试途径包括: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提前半年按规定程序实施增资扩股,牵头作用突出的主发起人股份可增持至30%;小额贷款比例达到规定要求的优秀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其开展票据贴现、资产转让等新业务试点;按正常企业执行60%~70%的银行负债率等。

邱明认为应鼓励“银贷合作”,搭建政府平台,促进银行对发放三农等政策鼓励性贷款的小贷公司予以适当的融资优惠利率;参照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的做法,在财政、税收上给予小贷公司相关的优惠政策。

“小贷公司另一条出路是发展成为专业的贷款零售商——小型金融贷款公司,持有限制性金融牌照。”潘广恩认为,对风险控制出色的优秀小贷公司,可适度开放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拆借市场、短期与中期票据、发行集合债、再贷款等。

但无论是放开经营范围,还是财税政策支持,都绝非地方政府的一己之力所能完成。

5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放宽村镇银行的进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

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新36条”能否成为民间投资的“转向标”?小额贷款公司能否完成“破茧成蝶”的艰难蜕变?

一切尚需政策的明确指引。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