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老龄化问题变得突出 社保改革不能只盯着高储蓄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8日表示,中国老龄化问题正在变得突出,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将难以为继。目前中国储蓄率较高,财政状况良好,是实施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而要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创新、大胆、慷慨”,要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措施,该花钱时不能吝啬,敢于把钱用在刀刃上。

周行长点出了当前社会改革的急切点之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迫近,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之痛,呼唤着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尽快建立,这个福利体系当覆盖全社会,泽被所有国民。

然而,正如问题谁都能看到一样,解决问题的症结在哪,众人也是心知肚明——社会保障所需的资金缺口太大。截至去年底,我们的社保资产规模为2010.2亿元,离实际所需的一万亿元还差距很远,应该说缺口巨大,而且在全国社保基金中,能落实到居民个人头上的只是微乎其微。至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则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

社保体系要建立,资金缺口要填上。由谁来填?从何种渠道寻找资金?答案的第一选择当然是政府。周行长也说了,目前我们的财政状况良好,此言确实不虚。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较快,今年国内GDP生产总值将要达到20万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将超过3.8万亿元,这么大的经济总量,这么大的财力,实施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确实可算是“最佳时期”。

但是假如将居民的高储蓄率作为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提,似乎值得商榷。数字表明:我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但同时应该认识到,高储蓄的重要原因正是缘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居民对未来指数的不确定,所以不得不进行“预防性储蓄”。更遑论在这个高储蓄率的外表下,是存款的分布极不均衡,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一次病、住一次院,所谓的储蓄就得倾囊而出。

其实,早先就有过关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的声音,一方面百姓有钱不敢花,一方面社会保障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所以现在将眼光盯上了沉睡在银行里的储蓄,看起来好像名正言顺,花自己的钱,为自己的未来买保险。但很显然,我们不能将建立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转嫁到居民的存款意愿上,政府先建立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百姓才会有消费的信心,而不是先盯着百姓口袋里的救急钱,再想着补充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这样的逻辑倒错绝不是政府实施养老医保体制改革的应有思维。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社会风险持续扩张的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收入分配差距还在拉大,因此,这是一个特别需要社会保障的时代。

最近的一则报道指出,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这委实是个令人担忧的警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保障是带有强制性的、国家财政的“二次分配”,但在强制百姓建立预筹积累的个人账户时,国家也要强制自己拿出“创新、大胆、慷慨”的改革力度,拿出“该花钱时不能吝啬,敢于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气度和大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国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才能做到人人分享国民经济增长的好处。

来源: 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