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血荒”当先破“血疑”

2010年11月13日17:2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血荒 血疑 感染疾病 无偿献血 自体血液回输 合理用血 用血紧张 采血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卫生部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邓海华11月9日称,对媒体使用“血荒”这个词表示遗憾,应称作“用血紧张”,即血液的储存下降到一定标准之下。邓海华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血液供应的情况已经快速好转。

“血荒”也好,“用血紧张”也罢,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不少医院临床用血告急、大量择期手术被迫推迟等问题。

事实上,伴随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用血量正急速上升,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近几年来,血源紧缺的问题已经在不少地方屡屡出现。

与之对应,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而世界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献血率分别是4.54%和1.01%。这对1998年即开始推行无偿献血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尴尬的现实。

调查显示,不献血者最大的担心是感染疾病,这可谓“血疑”。应该说,献血对身体无害已经是基本的医学常识,但仍有舆论认为,大力倡导无偿献血的机关公务员等群体,对献血似乎并不积极,或许暗示着献血对身体潜在不利。加之中国一部分艾滋病、丙肝等患者因输血感染疾病在公众心中投下阴影,虽然医务工作者屡屡解释献血的“出”与输血的“入”大有不同,且采血所用的针头、血袋等都经过严格灭菌等处理,但公众恐惧感染疾病的心理还是很难消除。

公众对无偿献血存在的疑问,还包括担心在“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制度设计下,自己的血成为他人牟利的工具。有关部门对此的回答通常是,虽是无偿献血,但采血用的耗材,以及血液的检测、储藏、运输等都需要支付一定成本,目前有偿使用的费用仅仅是血液的一个成本价。这番话听来颇为合理,但在缺乏第三方监督,特别是在血站和医院等机构的信息不透明、成本未公开的情况下,有人将此视作自说自话,并不肯投信任票。

在血液这一特殊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合理用血同样需要引起注意。此前有消息披露,中国的年用血量巨大,但不必要的用血占了相当比例。有医务人员据此建议,应更多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合理使用代血浆产品等办法,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合理用血,同时也能减少输血的副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机会。

由此看来,根治“血荒”的关键,不是用较为和缓的词汇加以替换,而是需要用实证说服公众献血无害、采血安全,助其摆脱“献血有害健康”、“献血有可能感染疾病”等认识,特别是要对血站和医院进行供血等的成本审计,并将其向社会公开,相信这会是无偿献血最具号召力的动员令。□文/张冉燃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