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工作。总书记专程前往渤海之滨的大唐东营风力发电项目考察,引人关注。
20日,《 人民日报 》头版刊发报道是这样写的:“当得知这个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发电9500多万千瓦时、将优化当地电力能源结构,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希望企业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着力降低运营成本,为做大做强风电产业、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挥更大作用。”
总书记此行考察风力发电,为何值得关注?报道其实说得很明白——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为风电“鼓劲”,其实也消除了人们因“风电设备制造过剩”带来的困惑。
8月份以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引起高度关注。8月底国务院为此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就“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联合召开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重申: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原则上将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
一方面,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千夫所指,另一方面,总书记专程考察风力发电项目,明确指出 国家要大力扶持包括风力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并认为这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原由何在?
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风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是两种领域,两个概念。“风电设备”属于加工制造领域,“风力发电”属于再生资源领域,尽管产业上有上下游的关联度,但鹿马分属。就像是每年中秋前的月饼生产,生产月饼的机器过剩了,也不能推断今年中秋月饼就必然滞销、过剩。
“风电设备”制造过剩的症结,不是因为风电开发过剩。恰恰相反,而是在于风力发电还刚刚起步,方兴未艾,市场容量偏小。
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我国的风力资源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年平均风能功率密度的估算,10m高度层的总资源量为3226GW(1GW为10亿瓦)。假设其中1/10在技术上可供开发,并考虑风轮扫掠面积系数0.785,得出技术可开发资源量为253GW。鼓励风力发电,不仅能做大做强风电产业,而且能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我国风电如何趁势而上?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真正走出一条创新与高水平发展的新路来。(邓建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