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能源建设成绩斐然

2012年07月03日17:0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贵州 经济发展 改革 2号文件

贵州资源丰富,尤其是能矿资源富集,组合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落实中央对进一步做好贵州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创1985年以来最高增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413元,超过2500美元;财政总收入133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73亿元,分别增长37.2%和44.9%;固定资产投资5101.55亿元,增长60.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51亿元,增长18.1%。

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集聚发展、规模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旅游、文化、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36.9%。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35%。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等快速铁路开工建设,全省铁路营业里程2066公里。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23公里、在建里程2680公里。通航民用机场达到6个,内河航运建设步伐加快。水利建设加快推进,《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并启动实施,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8亩。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四是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跨区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成功引进和实施了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2011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倍以上。

五是人民生活加快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495.01元和4145.35元,分别增长10.8%和14%。全省减少贫困人口6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37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六是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能源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大力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是能源产业发展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总产值达到1660.4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5%,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494.4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3%;发电量达到1358.69亿千瓦时,原煤产量达到12656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3.36倍和3.44倍,能源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11年,虽然贵州遭遇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全流域天然来水平均偏枯近6成,对水力发电造成严重影响,但全省上下奋力攻坚克难,将旱灾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了能源工业稳步增长,全省能源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055.78亿元和659.38亿元,比上年增幅分别达到23.8%和33.37%,发电量和原煤产业分别达到1359.01亿千瓦时和14015万吨。

二是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围绕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的目标,一方面着力加快推进电源点建设,2000~2010年,先后规划建设了“西电东送”电源项目十水十二火22个项目,投产装机2215万千瓦,2011年全社会装机容量达到33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3%。另一方面着力增强电煤供应能力,“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矿井36处,新增生产能力1863万吨/年,2010年全省在建煤矿233处,建设规模9968万吨/年。能源基地的建设有力确保了“西电东送”外送电力目标的顺利实现,贵州“西电东送”10年累计送电1909亿千瓦时。2011年,电源项目和大中型煤矿建设继续加快推进。

三是能源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电力行业加快了“上大压小”步伐,关停了一批效率低下的小火电机组,“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44.9万千瓦;加大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行节能发电调度和统调水电节能降耗,2010年就比2009年节约标准煤180.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70.19万吨、二氧化硫11.3万吨。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十一五”时期全省煤矿总数(生产和在建)从2149处减少为1738处,总规模从10592万吨/年提升到29347万吨/年,平均单个矿井生产能力从4.9万吨/年上升到16.9万吨/年,规模以上的矿井数从20处增加到234处,生产能力11798万吨/年,占总规模的40.2%,煤炭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积极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取得明显成效,盘江煤电集团、水城矿业等跻身于全国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行列。

与此同时,加大了新能源开发建设力度,引进了一批大型电力企业开发我省风电资源,赫章韭菜坪风电场一期工程、盘县四格风电场一期工程等一批风电项目加快建设并陆续投产,2011年10个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规模49.31万千瓦;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项目进展顺利,一批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四是电网和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已建设形成“五交两直”500千伏“黔电送粤”大通道和省内500千伏“日”字形环网,至2010年底,贵州电网有500千伏变电站15座、220千伏变电站67座,线路长度分别达到4641公里和7944公里;农村电网完善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展顺利,2007年实现了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2009年实现了电网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油气管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继续提升原有油气管道输送能力的基础上,贵阳到遵义、河池-都匀-贵阳-遵义油气管道加快建设,曲靖-安顺-贵阳管道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五是城市燃气建设初具规模。至2010年全省燃气供应量焦炉煤气为2.7亿立方米/年、天然气4.9亿立方米/年、液化石油气9.5万吨/年,建成燃气管网3207.5公里,建成液化天然气接收供应站罐容5250立方米,焦炉煤气储配站罐容5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罐容1万立方米。

展望未来,贵州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抢抓机遇、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转型、后发赶超,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