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18日表示,贵州“工业化”要重视经济效益,要把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尽量做到少消耗资源、避免污染环境,尽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重在推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并非欲求短期内跻身全国工业强省行列。
自贵州提出“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曾有人提出“质疑”:从“保住青山绿水”到大力发展“工业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贵州会否再次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面对质疑,栗战书在6月18日贵州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总结交流会上表示,贵州的项目建设要尽量做到少消耗资源,切实避免环境污染,尽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
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等项目产业的基础。栗战书说:“贵州要依托资源发展,但绝不能以牺牲资源换取发展。”据了解,贵州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栗战书如此诠释:“贵州一方面向山要地,发展"工业梯田";另一方面提高单位土地"亩产"形成"高产"。”
“要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提高单位土地的"亩产",引进项目时以"亩产论英雄、比高下、决胜负",让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高产田",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栗战书这样告诉中新社记者。
栗战书要求贵州在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在项目建设中,贵州绝不要空气刺鼻的灰色项目、绝不要水土流失的褐色项目、绝不要河水发臭的黑色项目。”栗战书告诉记者,“不管项目规模有多大,凡是可能让GDP变灰、变褐、变黑的项目,坚决不能上。”
谈及贵州省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状况,栗战书指出,贵州省要立足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情和比较优势,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吸收资本、引进技术、换取其他资源。通过扶持一批中小型产业项目、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等,贵州正在实行“就业优先”的项目发展战略。
对于“工业强省”的新发展思路下,贵州省高层官员更为强调的是:“这个"强"是动词,是旨在通过发展工业推动贵州经济整体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并不是指贵州不顾现状盲目赶超成为如辽宁等的工业强省”。
目前,贵州以产业园区项目为代表的工业化呈现出项目数量多、招商引资多、入园企业多、投资增长快、推进速度快、建成达产快的“三多三快”特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贵州省引进省外境内项目4637个,实际到位资金2580.32亿元,同比增长160%;实际利用外资67321.18万美元,同比增长1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