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国际比较
首先,中国关键单项指标的国际比较。我们选择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作为国际参照,进行国际比较(附表1-18和附表1-19),不同指标有不同特点。例如,人均GDP(PPP)与美国等4个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从扩大到缩小,1980年前后是一个转折点(表3-15)。
其次,中国综合指标的国际比较。195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和人类发展指数与美国等4个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在缩小;2000年以来,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美国等4个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在缩小(附表1-18、表3-16)。
(4)中国现代化的地理分布的变化
关于中国的地理结构有不同观点,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识有所不同。
首先,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地理分布。中国现代化是外源型现代化,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沿海和沿江的开放口岸城市。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5个口岸: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和宁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口岸增加到沿海和沿江的19个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加到37个口岸;清朝末年增加到82个口岸(虞和平,2002)。开放口岸城市既是西方掠夺中国的桥头堡,也是中国变革和国际交流的前沿地带。在此阶段,中国现代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的开放城市,西南和东北地区的现代企业比较少(表3-17)。
其次,局部现代化阶段的地理分布可以分为上下两段,这里以工业化分布为例。上段期间(1936年前)中国大约90%的产业资本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下段期间,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产业转移到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产业资本增加也比较多(表3-18)。
其三,全面现代化阶段的地理分布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改革开放前(1977年前),采用平衡发展策略,华东、华北和东北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后段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来),采用非平衡发展策略,先后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城市和省会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华东和华北水平比较高,华南逐步赶上东北地区。
目前,关于中国地理结构有不同认识。这里采用“3大带、3大片和8大区”的分析结构。3大带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3大片是南方片、北方片和西部片;8大区是东北、华北、黄河中游、华东、华南、长江中游、西北和西南地区。选择两个指标进行分析(表3-19和表3-20)。
从三大带看,东部发展水平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
从三大片看,一般而言,北方片发展水平高于南方片,南方片高于西部片;但有例外情况,如在2000年和2001年,南方片人均GDP高于北方片;2005年北方和南方水平大体相当。
从八大地区看,在过去35年,地区现代化水平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1970年经济水平分为三个方阵:华东、华北和东北比较高,西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次之,华南和西南比较低;2005年经济水平分三个方阵:华东和华北比较高,华南和东北次之,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北和西南比较低;在过去35年里,西南地区水平都是比较低的。
1970年地区现代化分为三个方阵:东北、华北和华东比较高,黄河中游、华南和西北次之,长江中游和西南比较低。2005年地区现代化分为三个方阵:华东和华北比较高,东北、华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次之,西南和西北比较低。在过去35年里,西南地区水平都是比较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