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日电 (官志雄)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登场。这一政治经济盛会,连日来吸引众多境外华文报章的目光,对“两会”将有什么成果,以及对中国和世界有何意义,纷纷做出前瞻,乃至寄予厚望,同时也探测中国的政策风向。
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保八”目标,表现令世界瞩目。然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两会前夕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坦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仍然面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民生保障等诸多内部重大课题。
2月3日,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胡锦涛罕见地连用50个“加快”,督促省部级高官在“加快”转变上下功夫。有外媒形容,中共领导层这一“新动员令”,预示今年政经政策可能作重大调整。2010年就将成为科学发展、方式转变的“转折之年”。
聚焦经济“华丽转身” 展望“变”招
面对这一大课题,两会将如何“出招”,中国究竟怎样实现“华丽转身”,自然动见观瞻。
法国《欧洲时报》3月2日发表评论说,中国当前经济转型之根本在于实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只有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促动居民消费。不难想象,两会许多经济热点问题将围绕民生展开,如能否让绝大多数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想必都会探讨出科学的方略,最终促进中国进一步稳定与发展。
去年中央的宏调重心在于“保”,今年的代表字则是“变”。香港《明报》2月21日刊文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上有什么变、怎样变、变多或变少,将是首要关注重点。
而在美国《侨报》3月2日社论看来,民众的纠结点更应是决策层需大力推进解决的焦点。期望本届两会能针对房价、医疗、反腐、教育、就业等纠结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并逐步推进中国各项改革开放事业。
关注具体热点 透视民意影响
在关注中国发展大趋势的同时,众多境外华文报章也把目光投向更为具体的热点领域,与中国普通民众的重大关切相契合,透视鲜活的基层民意对中国未来大方向的“渗透式”影响。
例如,针对飙涨的房价问题,香港《文汇报》3月2日的报道引述专家分析认为,在两会上,各地的楼市调控思路将面对全国民意代表的质询和考问,预料两会后地方政府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将密集出台。
在反腐问题上,《澳门日报》2月26日发表社论说,腐败问题远未解决。网民希望打击腐败下手要狠些。台湾《旺报》2月25日社评认为,两会前夕公布的中共廉政准则诉诸党纪约束与党风发扬,除此,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舆论监督加强,各种制度化举措落实,准则才能真正“令行禁止”。
揣摩报告与高层宣示 探测政策风向
伴随中国国力持续增长,尤其是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中国应对危机表现出色,两会日益彰显“国际性”,做出的决策将越来越深地影响世界。目前,全球经济“阴晴不定”,中国借两会将释放哪些经济决策新信号,显然是各国观察人士和政要最急切想知道的。
温家宝在人大会议上将要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外国华文报章探测今后中国政策风向的最直接载体。
“继续应对”、“保持”、“加快”、“全面实现”及“打好基础”五组关键词,是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定位。在这一既定安排下,由中共政治局会议讨论后的报告,还有细微调整,仔细推敲自有可圈可点之处。这是美国《世界日报》2月23日的一篇署名文章做出的分析。
中国全国两会前夕,温家宝接受媒体专访,再与网民交流,所挑选问题大都涉及民生议题,包括楼市、就业、教育、医疗等热点话题,显示政府工作报告将在民生问题颇多着墨。加拿大《星岛日报》则这样判断。
在与中国内地联系十分紧密的港澳和台湾地区,当地华文报章则希望看到,港澳元素更多地助力国家发展,以及大陆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能有具体进展。
台湾《工商时报》日前刊出社论说,大陆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给两岸经济合作带来契机。社论建议两岸尽速完成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彼此间重要事项都能早日做出妥善安排。
香港人才众多,在很多方面可进一步为国效劳。期望港澳两地更多有能之士,可以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多作贡献。香港《大公报》3月2日署名文章提出了这样的期盼。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日社论则说,温家宝日前宣示将对台湾民众“让利”,谈到两岸协商合作协议三原则: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及照顾对方关切。这意味大陆依然保持对台灵活身段,没有改变伸出橄榄枝做法。
随着中国两会渐入高潮,上述所有展望和探测,都将最终得到检验。这一过程相信必将持续吸引境外华文媒体投以热切的目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