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局副局长、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 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今天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将为大家介绍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先生;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省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先生;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先生。首先,有请王宏先生作情况介绍。
2021-07-07 10:02:18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 王宏: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自然资源部是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我们积极支持论坛的举办,除参加论坛的主要活动以外,还将举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为主题的分论坛和展览。主要是想在促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理念和最佳实践的国际交流,展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给予关注。
借这个机会,我想就自然资源部近期相关工作的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自然资源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自然资源工作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取向。近期开展了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土安全底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等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二是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我们编制和印发了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围填海管控等政策文件,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同时也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推进建设用地“多审合一、多政合一”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出台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政策文件。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同时推进实现我国首例蓝碳碳汇交易。四是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18年至2020年三年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4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90万亩。“十三五”时期,建成绿色矿山953家,在这期间,我们通过严管严控,违法围填海活动显著下降。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根据全国国土“三调”底图,动态监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以制止“非农化”“非粮化”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补充耕地管理等为重点,持续深化土地督查,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实施监督和用途管控机制。
三是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加快推进“已批未填”“未批已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同时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四是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蓝色港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生态系统水平衡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应用。加强陆海卫星工程和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
六是推动各项改革落地生效。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及“净矿”出让。
最后,欢迎媒体朋友对论坛的各项活动和有关成果进行报道,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最佳实践。谢谢。
2021-07-07 10:05:44
邢慧娜:
谢谢王宏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有请卢雍政先生作情况介绍。
2021-07-07 10:08:10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省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卢雍政: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媒体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的关心关注支持帮助,因为你们,多彩贵州走出大山,蜚声全国、扬名世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为更广泛更深入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行动”,展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发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深化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与合作,经国务院批准,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于7月12日至13日在贵州省会贵阳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办单位为外交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有关部门为论坛的指导单位。论坛将邀请中外领导人、国内外一流专家、国际组织和知名企业负责人出席,嘉宾规模500人左右。今年论坛活动在内容设计上,分为“会、展、招”三个板块,包含论坛会议活动、展览展示展销、绿色产业招商系列活动。其中会议活动主要策划有开幕式、闭幕式、主题论坛、会见活动、国际咨询会会议、主宾省(福建省)系列活动、生态文明示范点参观等;展览展示展销主要策划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绿色产品展销及贸易洽谈;绿色产业招商主要策划绿色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和项目集中签约。目前,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
近年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并进。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对创新方式、继续办好论坛提出了明确要求,指示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贵州始终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多彩贵州发生了精彩蝶变。
一是坚定实施“生态大战略”。贵州深刻认识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省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将大生态战略行动上升为全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奋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西部绿色发展、生态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五个示范区,在13个方面,有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为美丽中国贡献了“贵州智慧”和“贵州模式”,努力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出新绩。
二是奋笔书写“生态大文章”。贵州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守牢“绿色门槛”,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全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3%、降幅居全国前列;绿色经济占比提高到42%。今天的贵州,发展新动能更加强劲、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正努力在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上出新绩。
三是全力推进“生态大保护”。贵州顺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坚定不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牢记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国之大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计划,森林覆盖率近十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现在已经超过了61%,石漠化面积大幅减少。着力推进赤水河、乌江等重要流域、重点河湖、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生态修复,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努力在巩固提升优良生态环境质量上出新绩。
四是持续做强“生态大品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发来贺信,论坛已经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贵州顺应更好地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形势,优化与国家部委共同举办论坛的合作机制,建立与国际组织常态化合作机制,完善成果转换应用机制,建立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高端智库,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对外展示窗口和绿色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高地,努力在创新办好国家级国际性生态文明论坛上出新绩。
朋友们,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乘着“黄金十年”赶超进位历史性跨越的强大动能,新时代的多彩贵州生态优美、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提升,新时代的多彩贵州幸福和谐、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改善,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大地的生动实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贵州大地的生动诠释!贵州将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以论坛为纽带,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携手前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我也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出席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我们在多彩贵州、爽爽贵阳等您!谢谢!
2021-07-07 10:15:29
邢慧娜:
谢谢卢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各位媒体朋友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机构。
2021-07-07 10:16:00
中国日报记者:
2016年6月,贵州获批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请问五年多的时间里,贵州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过程中有什么特色和亮点?谢谢。
2021-07-07 10:34:32
卢雍政:
感谢中国日报记者的提问。贵州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后,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自觉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目标,把大生态作为全省的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筑牢绿色屏障、完善绿色制度、培育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这“五个绿色”的总体部署。推动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开放相结合,在绿色屏障建设制度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生态脱贫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大数据建设制度创新、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对外交流合作、绿色绩效评价考核创新等8个方面大胆创新实践。
贵州省还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建立河长制、林长制、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和绿色发展指数等试验区建设的34项核心制度已经全面完成,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贵州经济增速在过去的40个季度连续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3年经济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绿色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2%,同时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并保持在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世界自然遗产地达到4个、居全国第一位,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去年,国家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我省多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磷化工行业“以渣定产”、河湖长制+河湖司法协作机制、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生态护林员意外伤害保险、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长江上游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等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涵盖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环境治理体系、生态补偿、生态扶贫、生态司法等13个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应该说,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在贵州已经全面建立,而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07-07 10:34:4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王宏部长。自然资源部近年来是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次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为支持这次论坛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谢谢。
2021-07-07 10:36:45
王宏:
谢谢央视记者的提问。你的问题有两部分,一个是自然资源部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方面,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细化已经出台的制度性文件,推动改革政策的落地生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研究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为主要抓手,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权属边界;统筹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强化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管控,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确保《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落地见效。
二是研究制定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重要改革政策,并组织实施。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市场化机制;研究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实施更为严格的无居民海岛保护管理;修改完善《深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试点进一步明确自然生态空间的管控目标和管控规则。
三是总结评估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性成果。以生态文明改革实践为基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法》立法工作。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法及配套法规的修改。联合财政部深入总结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推进“十四五”时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相关涉海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完善工作。
关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刚才卢部长已经介绍了,这个论坛已经举办了十届,自然资源部作为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将支持论坛举办的各项活动,包括参与议题设置、举办主题论坛和展览,对外推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本届论坛期间,自然资源部将与贵州省政府一道,举办以“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为主题的论坛,分享和推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理念和成功实践,推动国际上倡导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本土化、主流化,商讨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谢谢。
2021-07-07 10:37:02
封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记者: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请问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谢谢。
2021-07-07 10:54:32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崔书红:
感谢您的提问,也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回答记者朋友们的问题。关于您提的这个问题,我想作如下回答。近一个时期,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很多。今年两会期间,青海代表团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在祁连山保护区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的照片。荒漠猫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活动隐秘,种群数量稀少,分布密度极低,多年来记录非常少。人民日报用“罕见!30年了,终于现身了!”为题,刊登了几名生态摄影师在云南省德宏白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境内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里,拍摄到三只棕颈犀鸟的影像。像野生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频繁“现身”也时有报道。黑龙江出现东北虎进村、云南亚洲象北迁的相关报道,又引起了网民关注。最近,鲸鱼又出现在深圳大鹏湾。上述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境得到有效改善。像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这几年,我们开展了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重大活动和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明显提速。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纳入国家各类规划和计划,比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中国中长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工作。2020年6月,《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对全面加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作出了安排部署。
二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稳步建立。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三是就地和迁地保护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国土陆域面积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要求。同时,我们建立了各类植物园,野生动物繁育基地,使得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成功。
四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重大进展。稳步推进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修复等一大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退化土地数量持续减少。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全面实现了禁捕。从今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这些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恢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是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开展部门、区域和国际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全国涉及野生动物违法案件将近1万起,通过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总数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持续开展了“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在座的各位朋友对这项工作比较了解,也比较支持。我们从2017-2019年,累计发现了34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违法开矿、违法建厂,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违法建设旅游设施和小水电站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5503个,目前已经完成了整改5038个,整改完成率达到了92%。
为全面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水平,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模式,促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和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在良好的工作基础上,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改善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谢谢。
2021-07-07 10:54:4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今年总书记视察贵州,指示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出新绩。我想问,“十四五”时期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具体的举措有哪些?谢谢。
2021-07-07 10:55:25
卢雍政:
感谢记者的提问。“十三五”期间,贵州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有效避免了发展和生态的“剪刀差”。贵州也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并完成了阶段性的改革任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明确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这既是对贵州良好生态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新期待、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绿色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把生态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抓手,纵深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们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试验平台的建设定位,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展示区。到2025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稳定保持优良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63%,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这样一些目标和举措,需要我们付出极为艰巨、艰苦的努力,但是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实现我们的目标。谢谢。
2021-07-07 10:56:03
中新社记者:
请问自然资源领域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建设有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2021-07-07 11:07:57
王宏: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重要。法治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创新性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形成了很多新的理论方法成果和很好的实践经验。从目前来看,确实有必要及时归纳总结,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加以保障。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从四个视角来看:
一是加快完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法治基础。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明确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编制原则。即将公布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也在土地管理方面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同时,我们还完成了《森林法》修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修改,抓紧制定《自然保护地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着力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和国土空间规划法等立法工作,搭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二是适应机构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开展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因为过去的文件有很多不适应的,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为自然资源管理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从2019年以来,按照改革要求和工作时序要求,自然资源部重点围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和新《土地管理法》实施、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要求,以及《长江保护法实施》等,已经开展了三批部门规章清理、四批规范性文件清理。经清理,废止了13部规章,修改了19部规章,进一步集中废止和宣布失效186件规范性文件,为深化自然资源管理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
三是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严格保护耕地,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2020年对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规挖田造湖造景和绿化造林以及“大棚房”等破坏占用耕地行为开展监督检查,重点督办了一批土地违法违规的突出案件,向社会公开了108个违法违规典型案例。2021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公开通报了三批151起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挂牌督办44起重大典型土地违法案件。同时还强化海域海岛监管,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开展高频率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并移交涉嫌违法用海用岛的案件,坚持按季度公开通报涉嫌违法用海用岛情况。2021年截至4月底,全国范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违法用海用岛现象。
四是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法律监督体系,借助检察公益诉讼合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中办、国办《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配合最高检做好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平衡建设。联合最高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要求全系统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监督,积极履职尽责。印发自然资源部和最高检在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加强协作配合的试点方案,探索以检察公益诉讼、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方式支持推进土地执法查处工作。谢谢。
2021-07-07 11:08:39
新华社中经社记者:
问题提给王宏部长。您刚才提到,我国签订了首个蓝色碳汇交易协议。想问一下,下一步关于蓝碳交易市场的规划是什么?谢谢。
2021-07-07 11:20:57
王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蓝碳交易也是我们实现中央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蓝碳交易是一个新的领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刚才我介绍的情况,应该说我们迈出了第一步,路还很遥远。
目前,蓝碳交易主要还是集中在IPCC所承认的三种蓝碳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海草床、盐沼。当然现在探讨的还很多,比如渔业碳汇的问题,一直在探讨。我们国家是渔业养殖的大户,世界第一,这个过程中,对固碳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现在学界还在探讨,上升为大家可接受碳汇方式,需要继续研究。
我们下一步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现在已经被IPCC承认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有意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中,因地制宜,把可交易的蓝碳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首例蓝碳碳汇交易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完成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标准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二是我们积极推进现在正在探讨的渔业碳汇,还有海洋微生物碳泵等,这都是将来蓝碳交易大有可为的领域。我刚才一再强调,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我们要行稳致远,积极推动。谢谢。
2021-07-07 11:21:09
北京青年报记者:
近年来,我们能明显感到蓝天变多了,空气质量变好了。能不能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我们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2021-07-07 11:27:33
崔书红:
感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是党在波澜壮阔、百年伟大征程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越发突出,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大的真理伟力。
一是生态文明战略谋划部署不断加强。十八大以来,出台了数十项生态文明相关改革举措,制修订了近30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组建了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河(湖、林)长制等改革举措全面实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更加彰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不断深化;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断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制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推动建成了26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了一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的样本。
三是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相关多边公约和议定书,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目标和愿景。同时我们积极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国际影响更加深远。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体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继续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发挥“绿盾”强化监督作用,提升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严厉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2021-07-07 11:28:03
海报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记者:
从2009年到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走过十余年时光,今年的论坛较之前有何不同?有哪些创新点?谢谢。
2021-07-07 11:28:32
卢雍政: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十年磨一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小到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的重要指示,今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
在创新主题方面。一是论坛主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重要论述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涉及生态文明的热点话题来确定了今年论坛的主题。二是主题论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国际生态文明建设前沿领域,围绕聚焦“十四五”规划,聚焦“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与国际组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和发挥论坛的对外交流交往合作的作用,围绕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等六个板块,策划设计了22个主题论坛。
在创新内容方面,一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论坛的两次贺信、两次重要指示的精神。二是围绕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我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及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等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三是突出绿色经贸。围绕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绿色产品展销、贸易洽谈以及绿色产业招商等活动。四是全面展示贵州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突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经验和成果。
创新形式方面。一是论坛举办采取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二是活动方式,围绕论坛主题,通过会议、展览展示、招商活动一体,充分展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开展绿色产品展销、贸易洽谈,开展绿色产业项目招商,举办绿色产业项目合作签约等。
总之,创新是论坛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也希望在中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包括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界媒体朋友们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继续驰而不息地推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在国内国际具有更大影响力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重要论坛。谢谢。
2021-07-07 11:29:06
邢慧娜: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三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再见。
2021-07-07 1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