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实录

2012年03月20日09:4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生态 城市 发展报告
  • 刘举科:

《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认为,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首次提出了“法于人体”的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思想,“法于人体”自调节机理,而提出了组织自调节理论以及信息的管理职能等创新理论。生态城市建设为什么要提出“法于人体”的管理思想呢?因为人为万物之灵,人是自然的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一体,密不可分。人体结构科学、思维敏捷、反应灵敏、指挥协调、行动自如,是因为人类是经历了三百多万年进化而来的高级精灵,其形态结构被美学家认为是世界万物中最协调、最均衡的,其生命功能被生理学家认为最全面,其精神被哲学家认为最敏锐、最深刻、最丰富,其语言和文字是独一无二的,被巴布洛克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同时人类中枢系统有一个感知灵敏、传导快捷、决策迅速、指挥协调、行动快速敏捷的中枢管理系统,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系统,每时每刻都在感知并传递着肌体内外的气温变化,同时无时不在通过神经网络传导中枢的调节,以保证肌体内部的稳定,也保证着肌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2012-03-15 10:59:22

  • 刘举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提到了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这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美国的城市地理学家“莫斯孟”(音)总结的世界各国城市文化历程及其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国家城市化率超过了50%,表明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城镇化成为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擎。但城镇化道路怎么走?生态城市怎么建设?是摆在每个城市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2012年《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将勇敢地直面这一重大课题,在更大范围内邀请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的专家、党政部门领导和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一道做好研究编撰工作。特别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决策咨询、分类排名、评价、数据库建设和理论指导等工作,由汽车城向太阳城发展,使我们的城市成为美丽宜居的生产生活家园。

2012-03-15 11:04:41

  • 刘举科: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央和省市的媒体朋友、各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者对我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2012-03-15 11:06:55

  • 主持人 杨群:

谢谢刘举科先生,刘先生非常扼要地介绍了生态城市绿皮书的一些构想,包括为何要做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内容上的要点,谢谢刘举科先生。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生态城市绿皮书》副主编杨通进研究员发言,大家欢迎。

2012-03-15 11:07:47

  • 杨通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样一个发布会,其实这本书的写作我也是作为早期的参与者参加了,但是当这个项目要启动的时候,我就到英国伦敦大学作了一年的访问学者,所以这本书的后期工作其实我没有参加。今天我来,也是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看这个成果,就像产妇想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我就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谈一下对这本书的感觉。第一,首先我要对兰州城市学院的团队表示我的敬意,对他们付出的艰辛工作表示感谢。因为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大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怎么把它做成一个品牌,做得更系统,这其实有很大的挑战。而且兰州城市学院是在西部,不是在东部城市等其他发达地区,这个任务其实更加艰巨,他们敢于承担这样一个任务,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样一个成果拿出来,沉甸甸的果实,首先我们要对他们表示祝贺和敬意。这是第一个意思。

2012-03-15 11:10:25

  • 杨通进:

第二,我翻了一下这本书有一个感觉,现在大家生活在一个城市化的时代,实际上我们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其实99.5%以上的时间是在没有城市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城市化是新的现象。它首先在西方,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而产生的,最早在西方,随着工业化转成城市化以后,出现了“城市病”。在19世纪,西方就有人开始研究城市建设的问题。比如在1820年,最早的空想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欧文”(音)就提出来“花园城”的理念,要倡导花园城市。随着工业化开始,在西方就已经开始了探讨如何解决城市病的问题。更大规模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使人们的生态意识进一步觉醒,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建设才真正走向了全面复兴的道路。

2012-03-15 11:14:20

  • 杨通进:

西方学者也对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行了很多探索,比如最早在1990年,在美国伯克利召开了第一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1992年一直到2000年,陆陆续续在国外召开了这样的会,国外也有很多研究的成果。他们的成果与我们的成果相比,我想我们的成果有两个特色,第一个特色是系统性,因为国外的学者,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做法,这些城市之间并没有很多的交流,学者之间他们都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没有一种总体的框架,把各种思维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这是我们的一个成果,把各种视角整合成一个系统。

2012-03-15 11:16:59

  • 杨通进:

第二,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进行的。西方工业文明走到了尽头,但是怎么往前走,也是没有很成熟的想法。所以我感觉,如果我们还是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建设生态城市,这无异于在沙漠当中建一个绿洲,沙漠中的绿洲是不可能长久的。所以西方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可能他们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理念,但是他们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把一个生态城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联系起来,是我们这本书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2012-03-15 11:17:43

  • 杨通进:

最后想提几点希望,咱们这个书是第一本,我想咱们还要做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好,所以有些问题要注意,还要进行努力。

第一,如何把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放到生态城市建设当中来。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的主体是人,这个人是谁?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想,我们过去有很多错误的做法,比如说户籍制就有很大的问题,对进城的几亿农民,认为他不是城市的居民,他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生活,但是他却不是城市的主人,这是很大的问题。昨天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反思了文革,改革开放也开始了,但是文革的一些错误以及封建的遗留其实还有。我想户籍制度其实还是封建的残留。我们看看西方的发展,西方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解决了人对土地的依附,所以西方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像我们这样,还用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过去的收容遣送制度,这都非常伤害人的尊严,是我们城市化当中比较肮脏、比较不光彩的一个方面,我们将来怎么样避免这个问题?我想生态城市建设当中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2-03-15 11:18:47

  • 杨通进:

第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方式的一个选择,制度是最关键的方面。我们的城市管理,在制度层面怎么创新,生态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经济、一个生态技术,可能还不仅仅是这些,更关键的是我们整个管理体制问题。总理昨天也讲了,现在的改革遇到一个攻艰的阶段,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提上日程,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包括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当然也要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就是制度的革新。如何把我们的这种生态文明在制度层面的观念融入进生态城市建设当中来,这大概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其实讲,生态城市要研究技术、经济都很容易,恰恰制度这一块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这是我们将来要做的一个工作。

2012-03-15 11:20:16

  • 杨通进:

第三,需要文化创新。城市发展理论最著名的学者“蒙福德”(音)讲了,他说城市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德国学者斯汀格勒也认为,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在城市中创造的,所以我们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可能还需要扮演文化创新的功能。当然首先,刚才李老师讲的价值的迷失问题,这是整个工业文明出现的问题,工业文明有很多不太好的文化,比如消费主义,比如重竞争、轻共存,重文明、轻自然,以及GDP主义、发展至上主义,这些都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中国。当然我们这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我们在短期内要实现西方几百年才实现的历程,所以我们感受很多。

2012-03-15 11:21:07

  • 杨通进:

这样一些观念要创新,才能走出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从整体上让人类走上真正光明的前景。

讲到文化创新,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借鉴,比如我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的俭朴生活思想,以及我们的注重人际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我们值得发扬的。

我们这些传统,也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所以也选择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把我们的传统丢失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又提到了议程,如何把我们传统的生态智慧融入生态城市的建设当中来,这也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012-03-15 11:22:23

  • 杨通进:

总的来说,我觉得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城市绿皮书》也只是开了一个好头。但是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我相信,随着我们城市学院团队继续努力,随着我们这本绿皮书的进一步完善,我们绿皮书一定会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当中发挥更大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谢谢。

2012-03-15 11:22:56

  • 主持人 杨群:

谢谢杨研究员,他很中肯地谈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些想法,两个特点,提出了三条建议。我想,无论对于编撰单位作者来说,对于我们出版社来说,我们会把您的意见落实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去。我也翻了一下书,生态城市建设从提出来,从1997年开始提出,二十多年,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论文、书也有一些,这样比较系统的,有计划、延续性做下去的书大概是第一部,正当其时。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从李先生介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进展不大、问题不少,看来是跟我们政府的重视、跟我们的学者研究等等都还不够,所以这个话题,一个是正当其时,另一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下面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生态城市绿皮书》副主编曾刚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2012-03-15 11:23:14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