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记者:
我刚才听苗老师提到了交通和地形的问题,在玉树的地震有没有存在像汶川地震一样的那种交通盲点,比如说救援人员无法到达的地区?再有一个问题,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地震局地震台网做了哪些工作,来提高自己的预报能力?谢谢。
2010-04-15 16:56:36
苗崇刚: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灾区没有出现完全不能够通达的受灾地点,由于灾区出现了一些滑坡、碎屑流等地震次生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道路通行能力的受限,但是这些道路仍然还能使用,只不过需要做一些及时的保通工作,所以目前还不存在无法到达的地区。
2010-04-15 17:01:13
张晓东: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地震、多震灾的国家,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地震预报的基础建设、科学研究,汶川地震以后,我们的台网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像测震台站已经有1000多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观测台站也有1000多个,这些台站还在继续发展。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非常支持地震监测预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像我们现在承担的一些科研任务,比如行业专项、科技支撑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都是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的。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际上对地震预测的研究也非常关注,近几年在地震科学领域,地震预测的科学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近两年同中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前一段时间,美国的科学家也到中国进行地震可预测性的研究和合作。
每次地震灾害发生以后,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但是大家都化悲痛为力量,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性工作之外,还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希望早日攻克地震预报的难关。谢谢。
2010-04-15 17:02:44
中央电视台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问邹铭司长,您昨天谈到了现在运输物资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交通方面的问题,您也说正在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目前协调的结果怎么样?第二个问题请问苗崇刚司长,我们在救援的过程中,现在救援手段都有哪些?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谢谢。
2010-04-15 17:05:02
邹铭:
关于物资调运所碰到的困难,可以理解,昨天是震后第一天,我们大批的救援力量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进行救援,大批的装备要上去,以救人为第一要务的救援原则我们必须坚持。昨天的运力,以从全国抽调的各个方面的救援队伍、医疗防疫队和一些装备设备为主,运输到灾区,开展搜救工作和医疗救护工作。今天的情况有一些变化,一是现在灾区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包括医疗队伍近万人,力量还是能够覆盖整个灾区的搜救工作。二是从陆路交通上来讲,刚才苗司长讲了,由于地震造成的一些小的对公路的影响已经清除了,至少公路交通现在是比较通畅了,空运能有更多的能力腾换出来抢运救灾物资。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救灾物资的抢运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我们是几种手段综合运用,灾区最急需的物资,我们采取空运的手段,其他物资,一部分从公路运输,还有一部分从铁路运输,无论是空运、铁路还是公路,各个相关部门都把抢速度、抢时间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支持灾区。
2010-04-15 17:07:30
邹铭:
总体上看,灾区救灾物资短缺的情况应该在两天左右能够基本得到解决,各方面的物资是充足的,能够满足灾区需要。谢谢。
2010-04-15 17:11:40
苗崇刚: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现在通行的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伍所采取的救援手段,确定埋压人员的位置是通过搜索犬、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实施;开展打通被埋压人员位置的工作,是采用一系列的顶升、破拆等专业救援装备来完成,最后是用紧急医疗装备来解决被救出幸存者的紧急救护的问题。
应当说,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目前全国除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之外,还有28个省建立了32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些专业的救援队伍可以在大的地震发生后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攻坚作用,在现代化的建筑物倒塌后造成被埋压人员很难施救的情况下,发挥攻坚作用。
2010-04-15 17:12:41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
第一个问题,现在有589个人已经出事,这个数量会不会增加?比如一个星期以后。第二个问题,关于转移安置的问题,是怎么安排的?第三个问题,现在记者可以去玉树采访吗?
2010-04-15 17:1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