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飞往1千万公里外探测小行星

2012年10月11日09:3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嫦娥 嫦娥工程 小行星探测 拉格朗日点 嫦娥二号 地外生命 深空探测 小行星撞击地球 月球轨道 世界空间周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10日透露,“嫦娥二号”卫星已于今年4月15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公里的太阳系空间,择机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探测,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世界空间周”。中国宇航学会1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2012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欧阳自远院士做“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探月梦想”主题科普报告时作上述表示。

他介绍说,2011年8月25日,经过77天的飞行,“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其在L2点的环绕轨道运行235天,积累了大量对太阳的探测数据。第一次实现中国对月球以远的太空进行探测;中国第一次开展拉格朗日点转移轨道和使命轨道的设计和控制,并实现150万公里远距离测控通信。

“嫦娥二号”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公里的太阳系空间,择机开展探测的4179号小行星,是对地球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该小行星4.6X4.6公里,距离地球约700万公里,若撞击地球将产生相当于1万亿吨炸药的爆炸能量,相当于5000万个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嫦娥”一号、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于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欧阳自远提出,中国2011-2030年太阳系探测将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统筹开展太阳、小行星、金星、木星等探测。在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太阳和小天体活动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科学成果,建立较为完善的深空探测科学研究体系。

小行星探测方面,将通过对目标小行星的飞越、伴飞和附着探测、取样返回,获取其运行轨道及其变化、表面形貌、物理特征、物质成分等探测数据,评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探索太阳系早期演化历史和行星形成过程。

他认为,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诱发地球环境的灾变和生物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屡见不鲜。“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完全有智慧和能力,防御引起极大灾害的小天体撞击地球事件,保护地球的万物生灵”。(完)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