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软肋
农技站多“三无”制约农科入户
农业科技要满足农民的期待,顺利进村入户,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基础性的支撑。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重大掣肘。
目前,我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条件建设与国家要求达到的“三有”目标(工作有场所、下乡有工具、服务有手段)的要求差距甚大。据统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54.3%无自有办公用房,80.1%无下乡交通工具,64.6%无技术推广与办公必备的仪器设备,大部分农技站工作经费紧缺,只有靠省和中央支持的项目资金解决一点。不少农技站办公室里仅有1-2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农技人员下乡服务仍沿用六、七十年代的“三一法”,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以致农业科技推广整体实力不强、手段不硬,极大的影响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目前,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广东将借这一东风加快各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上这一薄弱环节,让农业科技顺利到达田头。”程萍说。
潜力
广东部分企业已具有全球领先生物育种水平
让程萍感到更为振奋的是,广东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如果能够充分借助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东风、采取有效的措施,广东有望成为生物育种的“硅谷”。
“广东打造生物育种的‘硅谷’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诸多有利的条件”。程萍说,从科研实力来看广东有条件,在2006年农业部组织对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我省农业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其中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全国前50名中占10名,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全国前20名中占5名。前不久农业部通报表彰的100名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我省有2名农业科研前辈当选。
从气候条件和市场条件来看,广东既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有庞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为打造生物育种“硅谷”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事实上,广东已经有一些企业成为了生物育种行业的佼佼者,例如,深圳的华大基因便是一家不少技术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企业”。程萍说,广东要打造生物育种的“硅谷”,关键是要把各种有利的条件整合起来,积极构建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平台。
■声音
种植户:让农业科技到达田头
“我种植封开油栗80亩,去年中秋期间销售较好,总收入近21万元。今年春季将扩大种植规模,急需技术上的指导。”肇庆市封开县杏花镇新和村封开油栗种植大户莫煌南告诉记者,对于他来说,农业科技比什么都重要,“非常希望有关部门多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讲座和培训班,最好能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把实用技术教给我们农户!”
1月31日,封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邀请该县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到平凤镇古显村举办“农村劳动力板栗栽培专项能力培训班”,为该镇古显村和古石村的179名农户传授封开油栗栗种植管理技术。封开县果树所所长全乃华说,这次活动让他深刻感受到农民对农技进村入户的期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