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十一月四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采访。汪永基摄(新华社发)
●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我对科技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解
●重大科技工程和产业结合,获得的是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我们必须在基础研究上超前部署。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继续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支持
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民生
记者:科技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
万钢:举个例子,我国要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22%左右的人口,保持粮食的供应,是很关键的事情。袁隆平、李振声这样的大科学家研发出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农业技术,一批批农村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推广应用,我们才能每天吃到喷香的米饭、馒头。
我前些日子到江苏连云港,看到一家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出的抗癌药,使用整个疗程只要8000元。而过去患者使用进口药,要花4万元钱,还没有现在的国产药疗效好。4万元是多大一个坎?过去多少病人在这个坎上过不去。
再回想应对甲感时,我们可以在3天之内完成布防,一个月之内就研发出疫苗。这也是科技力量为老百姓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气候变化和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害,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我们应该具备抵御的科技能力,这同样关系到民生。
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我对科技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解。
这次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当中,特别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一直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改善民生。
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科技凸显力量
记者: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万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看似不期而遇,但可能正是我们在经济发展当中必然要碰到的问题。透过这次冲击,反映出我们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太大,也反映出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还不是很高,容易被别人的产品替代。从这个角度说,发挥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是一个大的课题。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6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来看,它们起到了支撑发展、改善民生的作用。比如,3万吨的垂直挤压机是高压输气管道、汽车等生产制造中的一个关键设备。有了它,相应产品的价格降了1/3以上。这个设备目前不仅国内汽车企业在用,合资汽车企业也在用。
实际上,当重大科技工程和产业结合的时候,获得的是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所以,对重大专项,我们要看成果,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推动效应。重大专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出的不仅是一两个产品,而且能将一个产业链拉起来。
其次,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发挥转制院所在行业的领头作用,为企业构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带动企业的创新。
让我感动的是,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线,带着技术去帮助企业特别是转型的中小型企业更新产品、调整工艺、降低成本、加强管理。
据了解,目前工业和农业战线的科技特派员已经有10多万人。仅广东一地就有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科技人员在为企业服务。玩具业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一个行业。我在一个企业看到,在高校科研人员帮助下,通过技术创新,原来只卖100多元的产品现在卖到了1000多元,价格提高了10倍。
科技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记者:怎么看待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万钢:我举个例子:首钢在奥运会的时候搬到曹妃甸,实施了节能的新型钢铁生产流程。整个流程运转以来,钢耗降低了10%以上,同时还“副产”出一个发电站和一个建材厂。这就是科技服务经济、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量。
2009年,我国研究型大学总的科研经费是727亿元,有一半以上是来自社会和企业。我在江苏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看到70%的研发经费来自于企业的委托,有一些就是从煤矿企业直接来的,他们关于煤矿安全技术的研究项目很多。
此外,一批转制的院所,从其服务行业中得到的科研收入远远高于从国家各级政府拿到的经费。加上他们的生产型收入,这个数字就更高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提高,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记者: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迫切性有多强?
万钢:当前,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正越来越快,有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变成为产品,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
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56个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是7.8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了国家的10%左右。我们所熟知的华为、中兴、奇瑞,以及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全都是从高新区里面出来的。
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进行开发,科研资金也按照市场方向来配置。科技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0年来投了大概100个亿,支持了两万个科研项目、两万多种产品的开发。
去年推出的创业板,已经有130多家企业,90%以上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80%以上得到了各类科研计划、创新基金和各级政府基金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家说,“当年的第一桶金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2009年,国家中央财政科技资金大概投入了1540个亿,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支出达到5700多个亿。这个带动率,我跟欧洲、美国的同行谈起来,他们都感到十分敬佩。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已深入人心,通过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益将越来越高。
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前沿探索
记者:基础研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万钢: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上能够开始建设实验电场,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如果没有10年前的部署,我们今天在国际上将没有任何话语权。由此看出,我们必须在基础研究上超前部署。面向未来的10年,我们仍然要继续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支持。
有一点必须讲清楚:并非每一个科研项目都必须实现产业化。在重视应用研究的前提下,我们加强了基础研究。我举一个数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也就是“973”计划,已达到了35亿元的经费规模,相对于2005年增长了5倍。中央财政在科研上的投入,基本上保持了20%的增长率。而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还超过了这个速度。2007年开始,我们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稳定的支持,到2010年达到了30个亿。
“十一五”的开始之年,是我们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公布之年。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经过30多年的改革,科研体制产生了变化,企业在应用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了主体,大学的服务功能在不断增长,转制的院所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但是,企业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弱。我们应该更加关心怎样把基础研究产生的知识创造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记者 余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