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资料图片
电影《盗梦空间》这几天正热映,引发了大家对“梦”的强烈兴趣———我们做的梦真会被盗吗?当梦被盗,我们的意识真的会被人控制?这些疑虑甚至恐惧,在科学家看来还属“狂想”。昨天,多位研究脑功能的科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放心吧,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梦是安全的,完全不必担心被盗。”
“猜梦比猜心还要难”
“猜梦比猜心还要难。”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脑功能研究所负责人杨雄里教授告诉记者:“科学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可以知道人在睡觉时是否做了梦,但要了解梦的内容,除了听做梦者自己口述,没有其他方法。用仪器测出梦的内容?这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
人做梦,并不是大脑某个部分受到了刺激,而是大脑神经元活动的综合结果。神经元在活动时会消耗氧气,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在消耗过程中会发射出脑电波。杨雄里说,以现在的科学,可以在无创伤的方式下,了解大脑在不同情况下的活动,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了解一个人是否在做梦,因为人的大脑在睡觉时和做梦时,脑电波完全不一样。但是什么样的电波代表了什么样的做梦情节,却没有办法知道。
神经元活动之谜与“盗梦”
“如果要‘盗梦’,必须揭开大脑群体神经元活动之谜。”脑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重点实验室林龙年教授说,如果能够证实人在清醒时的大脑群体神经元活动和做梦时的群体神经元活动具有一致性,那就可能通过监测特定群体神经元的活动来了解人做梦的内容。
在《盗梦空间》中,当梅尔不想离开梦境回到现实,柯布在她的梦中植入了“回去”的想法;而当柯布接到任务后,在小费舍尔梦中植入了一个又一个梦,诡异地使他通过做梦,自己产生出颠覆父亲一手创造的商业帝国的想法。为改变他人的行为把一种想法植入他梦中,控制他,这样的植入技术有可能实现么?
“即使科学发展了,也必须先使梦能够被‘下载’,然后才有‘植入’的可能性。”这是科学家们的一致看法。据介绍,现在国外已经有科学家在做相关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正是“下载”难题。科学家尝试在人清醒的情况下,让受试者看各种资料,同时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大脑特定脑区的活动规律进行扫描,并通过特定技术来模拟大脑神经元活动所呈现出的画面,再与受试者所看到的真实画面相比较……研究一旦成功,就有望利用仪器了解一个人脑子里在想什么,还可能了解他在梦里干了什么。
“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经历3到4次快波睡眠期,也叫快速眼动睡眠,每次10到15分钟,这时会做梦,那些说自己整夜不做梦的人,只不过是被唤醒的时机不对。”林龙年教授说,人在睡觉时,大多数时候是先进入慢波睡眠期,再进入快波睡眠,然后两者交替。
当在快波睡眠期被唤醒,大多数人都会报告自己正在做梦,而在快波睡眠期结束几分钟后再唤醒,则很少有人报告在做梦。慢速眼动睡眠时也会做梦,不过较少。有趣的是,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个睡眠期里做过从高空跌落的梦,“有一种说法,这是因为人是从住在树上的猴子进化而来的,进化过程给我们留下了烙印。但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科学解释这个现象的成因。”
现在脑功能研究已经成为国外最热门的研究,刚刚结束的美国脑功能神经科学大会有3万多人参加,而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则已成为全美最大的科学学会。
梦中10年只是场景跳跃太快
“现实5分钟,梦中1小时。”柯布和梅尔在梦中过了几十年,但实际上只是做了一个梦而已。《盗梦空间》一共描述了五层梦境,其中每一层的时间都比上一层要缓慢,甚至有网友推算出在第四层梦境中,5分钟相当于72天。林龙年教授解释,人往往会感觉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甚至一夜的梦,其实在脑波图上的显示只是两三分钟,这是因为梦总是处于跳跃的情节中,场景也在不断跳跃。最近有科学家揭示出,人在睡眠时眼睛的活动与清醒时眼睛的活动是一致的,但四肢的活动会受到抑制;人在快波睡眠时眼睛的快速活动与梦中场景的切换有很大关系,场景切换越快,眼球转动也就越快。
用“联梦机”把几个人连在一起,就可以“共享”一个梦———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机器,如果有,也应该连在大脑上,而不是绑在手腕上。科学家认为,不同的人的神经元在同样活动的情况下产生同样的梦境,这才有可能出现“联梦机”,但目前的科学对此还无法揭示。至于人们平时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并非科学解释,更多的是经验性的总结。目前脑科学家尚不能用科学实验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我们已能了解基因上的遗传信息,但还没法通过观察大脑神经元活动来解读大脑中所表征的信息。
最近还有科学家报告,虽然人的梦中情节没有逻辑,但梦境中的“72变”也有规律可循。比如,人常常会梦到自己变成了动物或梦到不同物体之间的变换,而某些类型的转换,如从物体变为人,很少发生,必须借由动物之类做中介———这是什么原理造成的?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