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白瑞雪、孙彦新)中国航天员中心负责人24日向记者表示,中国在技术上已具备培养外国航天员的能力。
航天员中心主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陈善广说,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重要标志。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表明中国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科和航天员训练体系,具备了独立培养航天员的技术能力。
承担中国航天员培训任务的中国航天员中心是世界上第3个航天员中心,承担着载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员选拔训练、航天员医监医保、航天服和航天食品研制、航天特因环境的影响防护、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等任务,被誉为“中国航天员成长的摇篮”。
针对神舟七号航天员的出舱任务,中国航天员中心成功研制出舱外航天服、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等产品和失重水槽、低压舱、出舱活动程序训练器等大型地面设备。陈善广说,这些设备既与国际基本接轨,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出舱活动顺利完成的话,表明我们具备了出舱活动的训练能力,我们培养航天员的能力又将前进一大步。”陈善广说。
从1998年至今,中国航天员接受了10年的培训。
“实际上,到2003年,他们已经全部具备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这之后的训练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任务。”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10年的训练时间与国际上相比,不算长也不算短。”
“载人航天规模庞大、技术复杂、耗资巨大,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陈善广表示,培养国际性航天员,是中国航天员中心未来规划中的一个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