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星座系统的建立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预报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这一全新的民用卫星工程无疑也将开启我国民用航天特别是遥感卫星的崭新领域。然而,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星座系统的作用评估,李京表现得格外冷静。
“指望这几个卫星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不太可能。”李京说,一旦发生灾害,政府和群众都希望在1个小时内就知道灾害的具体情况,比如发生地震,希望能在1小时内就知道倒塌多少房子。“用现在的技术,至少要200颗星才能看得到。”
“这几颗卫星固然能大大提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能力,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李京介绍,一方面还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获取各种有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应发展地面建设系统和航空平台建设系统,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测网络。
李京介绍,“天”是要有较完善的卫星系统——天基系统,“空”是指空基系统,主要是具有遥感监测能力的飞机和飞艇,“地”主要是地面监视系统。
“遥感不可能独立解决所有问题,它必须和其他系统获取的资料,尤其是与地面监测资料相结合,才能提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综合能力。”李京指出。
目前“天”、“地”、“空”三大系统都存在欠缺。以“地”为例,虽然环保部门和各灾害涉及部门都建立了众多地面监测站,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从地域分布看,容易出现灾害的偏远地区恰恰很少有监测站;从内容看,很多监测站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其设计的参数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
李京介绍,近年来,“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建设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被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虑网络化的问题,在我们的规划蓝图里,还包括航空遥感系统、空间飞行器的建设。”
200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启动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建设工程,主要依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阶段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紧密结合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工程计划,开展后续卫星需求论证工作。
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在谈到“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建设时,李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应建立完整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数据库。
李京介绍,目前中国虽然有数以万计的监测站,但都分布在相关部委,如环境监测站在环保部门,地震监测站在国家地震局,滑坡泥石流监测在国土资源部等。“这种分割的局面是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使数据联通、数据共享等存在很多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联通。”
规划指出,目前,我国的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其中之一就是一些地方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尚不完备。
为此,国务院批准启动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并被写入《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该工程包括开展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全国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系统等。
李京坦言,尽管目前已经开始建设关于环境或灾害监测预报方面的数据库,但这些库也是分散在各个部门,有的甚至还是纸质的,有的历史资料在现实中已找不到具体情况与之对应,根本没有办法录入数据库中。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难度很大,最头痛的是数据标准不统一。”李京说,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保证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建立数据库最起码的前提。其次,还要做很多标准化方面的工作。“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建起一个真正可用的统一的数据库。”(张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