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物实验室(上)和“生物芯片实验室”(下)的功能比较示意图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2007年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中心)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总后勤部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在听取项目建设总结、审阅相关文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验收委员会经过认真审议,认为中心已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为促进我国生物芯片产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致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为更好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2年启动实施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计划。截止2006年底,共安排投资约40亿元,在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与环保等领域建设了124个工程中心,有力地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2000年4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瞄准生物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认真研究、筹划,向国务院上报了组建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议。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该工程中心的建设,依托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四家单位共同组建,并注册成立博奥生物有限公司,首次试点按独立法人的研究开发实体来实施中心建设。中心的主要目标是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设计、加工和测试成套技术,研制出一系列可供研究、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应用的生物芯片,实现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9亿元,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资金2亿元。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心现已基本完成了国家批复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几年来,该工程中心边建设、边运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累计申请专利102项,授权专利60项。建立起了包括基因、蛋白、细胞和组织“四位一体”的系统化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生物芯片、配套仪器设备、试剂耗材、软件数据库等四个系列5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中心的年销售收入逐年翻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公司+中心”的企业化运行模式,基本具备了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目前,中心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生物芯片产业中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与推广、复合型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我国生物芯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附件:生物芯片简介
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生物芯片是指在固体基片(包括玻片、硅片、尼龙膜等材料)表面所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生命体中的基因、蛋白、细胞和组织进行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分析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芯片能够将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中一些不连续、离散的分析检测过程,包括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和结果检测三个主要步骤,缩微到一组微小的芯片上,实现连续、快速和自动地操作,从而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降低平均检测成本,如下图所示。
如今,生物芯片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生物起源及物种鉴定)、生物医学(新药的筛选与合成,疾病诊断和治疗,如癌症、早老性痴呆症等的病因研究)、农林科学(农作物育种、食品卫生监督、微生物检测)、环境科学、生化武器侦检、司法鉴定等众多应用和基础研究领域。
博奥生物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具有国际专利授权的“电磁生物芯片”被两院院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研制开发了国际上检测准确度和通量均最高的HLA基因芯片分型服务系统(利用该系统在2006年完成了中华骨髓库1万多份自愿者样品HLA分型检测任务),世界上第一个鳞翅目模式生物家蚕的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平台(被评为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之首)。国际上第一张SARS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第一张高效兽药多指标检测蛋白芯片,第一张转录因子活性谱芯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