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在有139010人自发参与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这项调查中,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直言,当人们开始思考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时,就表明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问题。
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与讨论,不少人在说出“会扶”这个答案时变得犹豫不决。近日,“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让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对13901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持续关注与扶老人有关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20.2%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身边有过老人倒地而得不到帮助的事情发生。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
遇老人倒地为何55.6%受访者选择直接走开
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在有139010人自发参与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这项调查中,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
“可能会装作没看见走过去吧。”当被问及遇到老人倒地后会怎么办时,家住天津的赵泉想了一会儿后这样说。他直言,现在“碰瓷”的人太多了,如果倒霉碰上了,钱是小事,关键是心里憋屈。就算不是“碰瓷”的,好人做到底,打了120肯定得跟着把老人送到医院,医疗费也得自己垫,万一遇见的是孤寡老人更是摊上一堆事。“不是不想扶,真的是扶不起。”
对于同样的问题,北京某互联网公司职员罗君的回答则不同。他表示,虽说大城市人际关系比较淡漠,但是出来打拼久了,看身边的老人总能想到父母,如果遇见有老人摔倒,自己会去关心一下。“父母在家乡年事渐高,也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我希望在他们摔倒时有人关心,其他老人的子女肯定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得到帮助。”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直言,当人们开始思考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时,就表明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良知和义务的意图,应该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甚至是面临艰难、痛苦和困境依然执着以求的,当帮助他人需要计算成本利益,考虑利害得失时,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道德。
“如此久而久之,纯然的良知将被蒙蔽,道德原则将主要受制于功利的考量,人们将不再相信道德法则,最终是道德感的丧失、道德法则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卞绍斌说。
复旦大学哲学系讲师郁喆隽表示,现在大家是有心做好事却担心惹事,长此以往,人际间会慢慢形成一种冷漠,许多社会成员会有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失望感,同时每个人也会对自己有一种暗示,认为自己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