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创新模式,三方共赢
居家养老:“虚拟”化解现实难题
见到韩玉珍老人时,三名家政公司服务人员正在为老人擦玻璃。这些家政服务人员是甘肃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根据老人的需求派来上门服务的。老人已是70多岁,独居于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一栋居民楼内。
韩玉珍老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子女们平时工作很忙,一周或两周才能来看望她一次,日常洗衣、做饭,她自己还能应付,但是擦玻璃、水电和家电维修之类,她就无能为力了。自从“入住”了虚拟养老院,她的日常生活方便了许多。
虚拟养老院主要针对居家养老服务,其实质是运用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搭建一个呼叫平台,在居家老人和有关服务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桥。老人需要何种服务,给呼叫平台一个电话,呼叫平台就会指派相应的企业上门服务。服务需要收取相应的费用,而政府根据老人的经济和家庭状况给予一定补贴,并监督服务质量。
较早创办虚拟养老院的是江苏苏州市的沧浪区。这个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约6.7万,占全区总人口近21%,约98%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为了给居家老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他们选择了一家优质物业管理企业,于2007年投资组建了“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开始了“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运营。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俊秋说,养老院建设投资不到150万元,就基本解决了3500多户近6000位老人的养老需求,其成本远低于机构养老,而且“入住”老人还在不断增加。目前,这一虚拟养老院已经吸引了国内100多家优秀服务机构加盟,内容涉及家政便民、生活配送、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等6大类53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所有服务项目。
点评:虚拟养老院实现了政府、老人、企业三方共赢。政府以较少的投入,服务了最广大的老人;老人得到了政府补贴,住在家中就可以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加盟虚拟养老院的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服务对象,能得到较好的收益,安排更多人就业。
就近养老:“长者公寓”两全其美
江苏省江阴市的山泉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这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考虑村民的养老需求,建设“长者公寓”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65岁的山泉村民王连珍就住在“长者公寓”,记者在王连珍家看到,这是一栋楼的一层,大门朝南,房间不大,但设施齐全,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从进门到各个房间,都是无障碍的,装修设计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王连珍老人告诉记者,她去年12月入住“长者公寓”,每月租金250元,儿子也住在同一栋楼上。儿子的房子是购买的,而她住的公寓是儿子向村委会租的。“儿孙每天都能见,但不和他们住在一起,这样相处更称心。”王连珍说。
山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全兴介绍,近两年,村庄在统一改造过程中,将安置村民的每栋楼的一层朝南的房子预留出来,然后投入一定资金统一装修,通水通电通煤气,购置必备的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建成老年人公寓,以较低的价格租给老人居住。同时,小区建设也充分考虑了养老需求,设置了健身康复中心、娱乐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以满足老人娱乐、健身、看病的需求。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新村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这个“城中村”因为人地矛盾突出,村里集资建设了村民住宅楼,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与此同时,村里考虑养老需求,由村集体企业出资,为全村老人建起了老年公寓。
根据规定,本村老人年满60岁支付5000元押金,即可申请入住老年公寓,待老人百年或自愿退居后,村委会连本带利全部退还押金。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公寓就建在距村民住宅楼几百米的地方,水电暖齐全,村里统一装修。
点评:就近养老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服务。山泉村、新村都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村庄,并非每一个社区、村庄都能建设此类养老公寓,但是,他们在村庄改造中提前考虑养老需求的理念却是值得学习的。在新小区建设或者新农村规划中,必须预留一定的养老用地,用以建设就近养老公寓、日间托老所或其他养老设施。
机构养老:“医养合一”成新趋势
苏州夕阳红护理院是江苏省一家示范性养老机构。苏州市老龄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住这个护理院,常常需要排队。
院长刘军原来是学医的,曾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1993年下海做生意积累了一定资本。2006年,他开始筹备建设这个“医养合一”的养老院,2007年正式开院。最初是50张床位,地是租的,房子是厂房改造的。
筹办养老院前,刘军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到城市养老需求非常强烈,人们需要将一些失能老人送进一个既能养老又具有一定医护条件的机构,而他本人也曾有过同样的需求。“因为哥哥和姐姐都在国外,我和爱人最多时要赡养4位老人,其中3位老人中风。”刘军说,“当时家中要请两个保姆,还常常顾不过来。”
于是刘军创办了这样一个医养合一的养老机构,购置了基本的医疗设施和抢救设备,既提供养老服务,又具有一定的医护能力,主要接收失能老人。果然,养老院办起来后,持续火爆。通过滚动发展,现在刘军的养老院已拥有120名员工,其中医务人员70多人。
苏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刘贵祥认为,医养合一的护理型养老院在一些城市已渐成趋势,更符合城市老人希望在医疗资源较为集中地区养老的需求。刘贵祥介绍,苏州市在补贴民营养老院建设中,就将全护理型养老院的补贴提高到5000元/床,比普通养老院建设补贴高出1倍,引导发展医养合一的护理型养老院。
点评:医养合一的养老模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找准了市场和社会需求,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大大减轻了老人及其子女的负担。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大力扶持,也保证了护理型的民营养老院能够获取一定收益,从而激发了后者的积极性。(记者朱国亮 王骏勇 刘翔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