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探索党务公开 谨防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

2011年03月01日10:1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党务公开 形式主义 党务工作 马克思主义

公开什么

谨防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

“刚公布手机号码到网上时,差不多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这种情况持续了大概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曹劲松把这种令手机热得发烫的现象归因为对党委发言人的一种信任,他对这种带有信任的互动十分肯定,“党务公开一方面要表达党组织的决策和主张,另一方面也要把媒体和公众对党的意见建议带上来。我们党委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从一推出就都搞网络直播,不管是不是记者,大家都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没有互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搭起信息流通的桥梁,而是一种信息的堵塞。”

在此前的地方探索中,一些基层党务公开不乏热热闹闹的宣传,亦不乏冷冷清清的现场,甚至被调侃为“想知道的不公开,公开的不想知道”。这一状况源于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的流弊,“我不想公开的就不公开”、“我公开什么你就接受什么”,更有专家在调研中指出,少数地方党委负责人认为党务公开是“自添麻烦”。

而按中央的相关要求,党内事务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等依照规定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外,都应向党员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类似,其精神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张志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执行层的基层党组织乃至地方党委,不会涉及很多保密的东西。事实上,在地方和基层想要保密也保不了。他进而表示,从根本上说,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外,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没有什么不可以向自己的党员和人民公开的。

在江西九江县的探索中,为推动“全景式”党务公开,县委围绕“群众需要知道”和“需要群众知道”两个重点,实行点题公开和自主公开,以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所谓点题公开,就是党员和群众通过点题热线电话、点题箱、点题公开栏、座谈会面对面点题等方式,在不涉及党内秘密的情况下,对干部作风建设、惠农资金兑现等热点难点问题随时点题,党组织将点题内容以及具体回复作为公开内容。而自主公开内容包括党务工作的有关政策、党组织设置、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等相对固定事项和一些需要党员群众及时了解的方针政策、重大事项等。

“互动式公开”的办法为解决“公开什么”提供了经验。实践证明,只有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开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党员及群众意见,党务公开的过程才能成为发扬民主、接受监督、完善决策的过程。

如何推进

健全评价机制是重要环节

“党务公开,作为一个制度体系,不仅需要党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落实,而且还需要相关机构监督检查、评估反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梁妍慧认为,推进党务公开,最后的环节在于健全评价机制,完善公开系统。

曹劲松坦言,在党委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制度推出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们都在探讨和细化如何建立问责机制。他说,“我们注意到地方党委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推出以后,无论是媒体的评价,还是公众的评价,肯定的比较多,但各种评价最看重的还是实效,所以我们就把见实效作为落实这项制度的关键。”

有专家指出,评价党务公开的效果,要看党组织的决策是否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要看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要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看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只有将这些标准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一个地区或部门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出科学判断。因此,许多地方都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从内容、程序、办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党务公开工作作出科学评价的机制。

近期,内蒙古扎鲁特旗在120多个基层党组织中试行党务公开三项评估办法:组织评估,由旗委组织部从党务公开目录制定及工作开展、信访问题控减、违纪违法案件调控等进行百分评定;党员测评,年底召开党员群众大会,以问卷的形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按照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进行百分评定;班子自评,在党组织班子成员中发放党务公开评价表,由班子成员对党组织科学决策、选人用人、民主建设、班子作风、党务公开效果等情况进行百分评定。

最终,这些评估结果按乡镇、旗直部门分别进行排序,并与各个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实绩考核和创先争优挂钩;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旗委组织部将书面反馈给有关单位,责令自查自纠,限期整改;对排名处于后三位的单位主要领导则取消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资格……而类似这样的评价系统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直至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对于党务公开的探索仍在进行,但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党务公开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监督形式,党务不再戴‘面纱’,对基层的党风、政风以及干部作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曹劲松认为,基层发力,机制健全,才能真正让党务公开产生“阳光效应”。本报记者杜 榕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