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组织陷入恶性循环 资金不足成头等难题

2010年10月26日14: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非公募 资金链 法制日报 公益组织 需求 NGO 公益基金会 非基本 大项目 喂奶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资金不足成发展头等问题

“草根NGO能够调动大量的志愿者,成本小、有激情,而且现在有的NGO已经做得非常专业了,专注于某个领域,做得很好。”对于民间NGO在玉树的图书捐赠行动,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他认为,对于此类慈善捐赠行动,政府部门也可以做好,但从实际上看,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分工是不一样的。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各项社会事业都应当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非基本”的社会事业交给社会和市场,通过发展相关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政府要履行监管责任。

尽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对发展民间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刘洲鸿告诉记者,由于观念、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国的民间组织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团队发展之初,资金还是头等问题。”官文宾告诉记者,相比玉树项目的“一锤子买卖”,之前在其他地方建成的一些图书角甚至是由本地志愿者几元钱几元钱凑起来的,由于初期不提取任何管理费,经费还得由团队自筹,志愿者出行都靠自费。

据了解,对于民间组织而言,资金来源除了零散的个人资助外,主要是企业和基金会。“基金会层面的现状是,十几家比较大的公益基金会垄断了主要的善款,但是他们的钱又不给民间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组织的生存非常困难。”刘洲鸿说。

这样一来,能够资助民间组织的就只剩下企业和一些非公募基金会了,而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也来源于企业。“企业捐款普遍重硬件、轻软件,见物不见人,不愿为服务项目捐赠款项、支付必要的项目管理成本。”中国慈善总会原副会长徐永光认为,这种观念也是阻碍基金会资助民间组织的主因之一。

“这种观念太不利于民间组织发展了,好像都认为公益组织不需要生存一样,给你钱你就要全部用出去,你不能留一分钱用于管理费。”刘洲鸿说,“民间组织做事情是靠人去做,如果人力成本不保证,那项目怎么可能执行?机构如何可持续发展?这种情况谁愿意去民间组织工作?我们支持一个组织的人员、办公经费,他们的运作又能再次撬动其他的社会资源,几倍甚至数百倍的资源。”

期待慈善法破解恶性循环

“捐款人理性捐款出钱——基金会透明管钱——公益组织高效用钱”,在徐永光看来,一条健康的公益生态产业链应该是这样的。要把公益服务终端做大,就必须给他们“喂奶”,“奶源”第一是基金会,第二是政府部门购买服务。

“现在不管是基金会还是政府部门,都以中国草根NGO发展不好为由,拒绝与之合作;但基金会和政府部门都不跟它合作,它就更发展不好。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刘洲鸿说。

官文宾曾经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基金会手上有着一大批资源等着用出去,与此同时,大量草根NGO们如无头苍蝇一样奔忙于各个能给钱的机构之间,四处碰壁。”

据了解,阻碍这些资金使用的原因,一方面是民间组织能力不足,二是一些合作没有得到落实。

官文宾认为,公益产业链中这种断层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整个公益生态的健康,造成“不支持——不发展——不支持”的恶性循环。对此,刘洲鸿认为,要打破这一循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你认为民间组织能力不行,你可以通过支持它做项目,提高它的能力,不要把目光放在眼前的效果上;如果更热心一点,你还可以直接资助一些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实际上,在资金断层的恶性循环之外,民间组织还面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难找到一个挂靠单位以取得合法的民间组织身份。“在工商注册的身份之下,要取得基金会和志愿者的信任比较难,而且由于无法开出捐赠发票且要缴纳税款,导致很多捐赠意向最终都却步不前。”官文宾说。

“对正在制定的慈善法最大的期待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希望慈善法有更多的内容来讲如何扶持民间组织发展,从管理的角度去提,而不是各种各样的限制。”刘洲鸿说。

【调查动机】

近日,有不少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向灾区捐赠衣物以御严寒的活动。而在国庆假期之前,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家草根NGO,在民间基金会和玉树州教育局的支持下,成功为灾区的孩子们设置了图书角。

记者发现,在这一成功捐赠的背后,民间组织仍然存在资金链断层、合法身份难申请等问题。实际上,自民间组织在我国产生以来,这些问题就一直存在。而同时,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对民间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

民间组织“供给”难、公共服务“需求”多的矛盾为何长期无法解决?《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探访。

□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郭宏鹏刘百军

本报实习生范传贵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