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鸟巢”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服务责任,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非常明白。该公司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相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鸟巢''不同于一般的奥运场馆,它应当兼顾运营效益和社会公益责任的实现。”
也正是因为更加看重“鸟巢”的公益服务功能,今年8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信联合体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管理协议》,调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运营维护管理模式。根据这份协议,中信联合体不再享有“鸟巢”的独立运营权,取而代之的是,“鸟巢”将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相军表示,“鸟巢”滑雪季的推出,正是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在全面运营“鸟巢”后策划的第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
但另一方面,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如何维持“鸟巢”的收支平衡也成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面对的一大挑战。
相军表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的目标是在两个多月的“鸟巢”滑雪季中,力争实现收支平衡。不过,仅滑雪场改造的投入就需要大约3000万元。
据体育产业领域研究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介绍,由于奥运场馆主要用于承接重大体育赛事,功能比较单一,因此赛后利用难度非常大,维护费用高。如何维持大型体育设施的运营是目前的世界性难题。通常来说,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进行合理的市场开发,是大型体育场馆的生存之道。因此,一年多来,“鸟巢”通过放开观光权、引入商业赛事和演出、开发相关特许产品等扩大经营收入的做法是得到业内专家支持的。
只是,在扩大运营收入的同时,大型体育场馆的公益价值绝不能被轻视。
体育产业领域研究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鸟巢”既要扩大经营,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必须考虑到广大老百姓能够从“鸟巢”得到什么。
刘清早认为,实际上,由于大型体育设施很难实现盈利,在世界范围内,大型体育设施都或多或少地仰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那么,作为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鸟巢”更应该尽早给自己定位,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实现经营效益的摸索上———要么是完全提供公益服务、要么是在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兼顾提供商业服务。如果“鸟巢”在既要面对运营压力,又要承担公益服务的徘徊中找不准自己的方向,结果就可能是既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运营效益,又未能充分发挥公益服务功能,这将影响“鸟巢”的公众形象和无形价值。
实际上,现在“鸟巢”的定位就很让业内专家担忧,它既是观光景点,又偶尔举办一些体育赛事或演出,有一些公益服务功能并不是太突出,它对于老百姓而言,离承载起延续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重任还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