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苏近影 王丕屹摄
近年来,中国的民间外交活动日益活跃,它作为官方外交的重要基础,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顺利地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外交有何特色?有何成果?本报记者日前对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进行了专访。
广结国际友好城市
陈昊苏指出,国际友好城市活动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城市外交的重要载体,民间外交的重要内容。
1973年,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结成第一对中日间的国际友好城市,中国国际友好城市活动从此拉开序幕。1992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成立,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城市间的友好交流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目前,中国已与120个国家建立了1500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城市建设等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8年11月,在中国举办了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来自30多个国家70多个省州市的代表、城市联盟的负责人以及中国50多个城市的代表共500余人出席了大会。城市之间的合作,由双边向多边发展,从人员交流出发,逐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所有的领域,受到国家、地方、民间各层面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都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