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云南昆明通过验收,这标志着中国植物有了自己的“诺亚方舟”。近日,记者前往昆明,探访这座中国首个“生物种质银行”。种质保藏中心主管杨湘云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表示:“许多高等植物的种子在这里得到有效保存,将来一旦某个物种在自然环境下灭绝了,可以通过这里的种子重生,避免灭绝的命运。”
1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子库”)的种子清理室内,技术人员正在显微镜下细心地检测种子的质量。“从野外采集来的种子,需要尽快地运送到库里,在干燥的过程中清理枝条、果皮等杂物,除去空瘪的种子,最后留下成熟健康饱满的种子。”技术员小何告诉记者,作为种质保藏中心的种子管理员,他的工作是挑选出高质量的种子,与此同时,还需要核查到达库里的种子、凭证标本和采集数据表,做到一一对应。
目前,种子库已经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8444种,共74641份,其中种子4781种,31199份。“种子库冷库的设计总容量约为17万份,项目计划在十五年内达到1万种,10万份。”种子库保藏中心主管杨湘云告诉记者,虽然昆明种质资源库名字里有“西南”二字,但实际上,种质资源库收集的范围甚广,除了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这两大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种质资源还来自全国其他地区;全国50个高校、科研机构等,都是他们合作采集的伙伴。杨湘云博士介绍说,合作采集的双方会签订合同任务书并确定采集指南,昆明种质资源库还会对采集人员进行采集技术培训,确保高质量的采集。
“一般来说,一份种子保存2万粒是最理想的,但具体采集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珍惜濒危植物,数量会小很多。并且,采集员采集的种子数量原则上不能超过在野外可以获得总数量的20%,以不破坏其在自然中的生存。”杨湘云说。
种子的保存学问
除去种子的采集和清理,种子的保存之道,是种子库的精髓所在。记者看到,在种子清理室旁,有一间80平方米的种子干燥间。
杨湘云介绍说,野外收集来的植物种子,要保持它的活力,需要在干燥间进行干燥。种子库的干燥间采用了国际常规种子库的“双15”环境(温度1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是15%)标准。干燥过后的种子,装入密封容器内,送进零下20度的冷库。“这种密封容器是专用的,需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密封性好,二是耐零下20度低温。”
据悉,种子库的密封容器,对种子的保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挪威赫赫有名的“世界末日”种子库使用的,是一种名叫“劳斯莱斯种子库袋”,这种由特殊金属箔片和其他先进材料制成的特殊袋子,可以让种子在干燥和冷冻状态下长久保存。即便种子库制冷系统失效,这种袋子仍能确保种子的贮存温度保持较低的水平。
昆明种子库的冷库位于地下一层,约600平方米,这是种子库的心脏地带,工作人员每进入库内工作时,需要换上厚厚的羽绒服。
冷库采用“双回路”供电,起到双保险的作用,种子的活力在这种环境下,得以长久保持。“万一一个回路断电了,还有另一回路可以供电。即便两个回路都断电,还设计有一个备用柴油发电机可以供电。就算是停止供电,地下室采用的保温墙体也能起到长时间维持温度的作用。”杨湘云告诉记者,种子库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应对“2012”的准备。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不用担心种子发霉或者遭受病虫害,并且多数可以保存的种子都能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里仍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杨湘云说:“有了这个‘诺亚方舟’,中国的很多濒危植物就可以在这里得到长期保存,一旦某个物种在自然环境下灭绝了,还能够通过保存在种质资源库中的种子使其重生,从而可以避免彻底灭绝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