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强化生态建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气水土污染治理。安排环境治理项目118个,总投资152.9亿元,已完成投资74亿元。皖能5号机组、国电1号机组超低排放完成改造,六国化工、金隆铜业、冬瓜山铜矿等一批废水治理工程建成使用。坚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突出企业物料堆场、机动车尾气和秸秆焚烧整治,78个物料堆场实现“车间化”管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270辆。全年PM10平均浓度77.8微克/立方米,下降12%,G20峰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大力治理水体,在全省率先建立“河长制”,形成了行政首长负责的“八大水系”管理体系。黑砂河、秀水河、幸福渠基本实现水清岸绿。三大入江口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环境监管实现随机化、常态化。坚持推进生态修复,人工造林2.86万亩,绿化提升308万平方米,新增森林长廊示范段和城市绿道128.4公里,新增街头绿地(游园)20个,恢复矿山植被2077亩。山水园林城市品质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第七,实施精准扶贫,持续发力改善民生。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9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21个贫困村满足出列条件。完善了精准扶贫脱贫政策体系,建立了“一结双包”定点帮扶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队驻村”四个全覆盖。扶贫责任落实精准,核查识别精准,信息采集精准,因户施策精准,政策兑现精准。财政与社会各方投入资金4.4亿元,22个村集体和2350户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精心实施38项民生工程,民生类财政支出128亿元,占总支出的85%,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先进位次。棚改攻坚成效明显,货币化安置率65%,7328户棚户区居民圆上安居梦,联盟十一队等重点区域棚改取得突破,三年棚改任务“大头落地”。回迁安置居民1.32万户,历史遗留安置问题基本消化。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160个,惠及109个行政村、1.26万户居民。改造农村危房3110户,1.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2.6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8.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7.6%,城乡低保标准提高8%。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多。
第八,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公办幼儿园比例提高17.2个百分点;75所薄弱中小学校完成改造,枞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验收;特教学校迁入新址,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职业教育校企融合不断深化。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中国图书馆年会和第十三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高于省控目标。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争创成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事故起数下降15%。法治宣传教育获得全国先进。依法信访有效落实,社会治安稳定向好。社会科学、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外宣、气象、地震、人防、消防、兵役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对台、港澳、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政府学法制度,加强政府立法,规范政府规章制定程序,大力推进禁止燃放经营烟花爆竹地方法规的落实。健全依法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71件、政协提案267件。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相关规定,“三公”经费下降30%。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深入开展酒桌办公、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四风”突出问题回头看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建立健全一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