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全文)

2012年09月14日10: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木本粮油 绿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 生态忧患意识 荒漠生态系统 城市湿地 湿地公约 防火林带 生态营区 全国绿化委员会

五、林产品供给保持增长

林业产业规模扩大。在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林业总产值仍达到1.33万亿元,同比增长6.08%,进出口贸易近700亿美元。福建、广东、浙江的林业年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四川省林业吸引外资6.9亿元,为上年的10倍。江西省林业产值同比增长21%,河南省增长21%,辽宁省增长13%。

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速生丰产林、木本粮油林等快速发展,纸浆和人造板原料林成为社会投资重点,企业、农户、外商成为商品林投资主体。初步形成了木竹加工、木桨造纸、林特产品、花卉和野生动植物繁育等产业集群。森林旅游人数超过2.5亿人次,社会综合产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52:41:7转变为44:48:8。

特色林业产业蓬勃兴起。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形成森林食品和北药主产区。云南、湖南、江西等省形成木本粮油特色产业,湖南省全年茶油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65亿元。广西已建成速生丰产林2600万亩、经济林3300万亩,产值350亿元。河南省经济林面积达1300万亩,花卉苗木面积85万亩,亩均收入4000元。新疆、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形成林果特色产业,新疆种植林果1450万亩,产值120亿元。在许多地区,森林旅游或短周期原料林、干鲜水果、木本粮油、花卉、苗木等的生产供给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城乡群众增收和就业,实现了兴林富民。

2008年在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下,我国的国土绿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国土绿化的发展水平还远未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逐年加重,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入秋以后发生在山西、河北等北方部分省区的持续干旱,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造林绿化、森林和草原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内容和重要手段,今后国土绿化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国土绿化建设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各地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一些地区,过于偏重追求经济建设指标,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滥砍盗伐森林、毁坏树木、违法征占用林地和城市绿地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城市,在老旧城区改造中对原有自然环境保护不够,距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

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林地、绿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城乡造林绿化过于追求面积上的粗放型扩张,植物品种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配套防火林带等保护设施没有做到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给森林资源安全带来隐患。按照建设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游憩、生态文化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的要求,在林地、绿地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全民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和尽责情况不容乐观,尚有四成多的适龄公民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绿化活动。在许多地区乡镇政府和城市街道办还未承担起当地全民义务植树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一些地方仅局限于机关等大单位参加植树活动,广大城乡群众没有切实发动起来。有的地方组织义务植树的形式单一,不能想方设法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途径,调动更多的城乡适龄公民参加绿化活动。

2009年的国土绿化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生态忧患意识,努力克服气候干旱给城乡绿化和森林、草原防火带来的不利影响,振奋精神,扎实落实各项措施。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广泛发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城乡绿化建设,大力促进大环境绿化和身边增绿,为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备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