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拓展全省发展空间。
认真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抓紧出台贯彻《规划》的实施意见,修改完善相关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启动一批项目,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4个基地。落实好省市两级蓝色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国家核准设立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蓝色经济区建设。
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紧紧围绕高效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这条主线,突出港口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和产业集群,打造若干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服务业。探索建立与周边功能区和内陆腹地之间的联动机制,搞好与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沿海地区等周边功能区的联系对接。尽快完成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募集工作。
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加快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突出青岛龙头地位,充分发挥胶东半岛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高端产业集群。抓住我省作为全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的机遇,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推动全省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向高端发展,建设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加快省会济南建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今年6月要建成使用,编制实施济南与周边各市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提高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枣庄等资源型城市转型,继续扶持菏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出台新一轮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扎实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和对重庆等地的对口扶贫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培育壮大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搞好《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积极构筑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鲁南城镇带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力争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制定支持小城镇发展的资金、人才等鼓励政策,培育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名镇。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一县一场"目标。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加快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停车场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及早研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继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制定长期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改善农民居住和卫生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落实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各部委的战略合作,实质性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国家新药研发平台和山东省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搞好济南、青岛、烟台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开展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加强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全面实施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把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和创业人才扶持机制,继续实施泰山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技师、乡村之星等工程,推动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着力打造我省的"人才特区"。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以用育人、以用聚才,重视培养本省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才高地。
(六)深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改革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抓好山东能源集团和融资租赁公司的组建工作。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水域和海域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推动价格改革。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妥推进居民用电、用水、用气、供热计量价格改革。四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从今年起,设区的市和国有资产规模较大的县(市、区)全部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五是搞好综合配套改革。力争在城乡统筹发展、资源环境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增创外贸竞争优势。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组织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提升发达经济体市场,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打造优势产业出口基地,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覆盖范围,增强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适时增加省内紧缺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效防范外贸风险。二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组织好境外高层次经贸活动,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支持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推动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三是安全高效"走出去"。鼓励大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建设境外资源生产供应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积极推动跨国并购,支持我省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份额,提升外派劳务层次。培育我省的跨国公司。四是强化口岸建设。整合口岸监管资源,优化口岸功能结构,完善配合协作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努力打造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山东口岸。五是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强化开放引领,吸引国际资本和优质资源向园区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承载带动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支持有关市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立各类园区动态管理机制。
(七)办好民生实事,加强社会建设。民生事关重大,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必须把民生投入安排足,把民生大事保障好。今年,要继续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几件实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坚持就业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开展城乡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平等就业长效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面推行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做好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1)着力抓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参照国家和省的试点政策开展自主试点。今年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莱芜、滨州等11个市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全省覆盖面达到60%以上。同时,研究提出城镇非从业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2)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普遍增加160元。巩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归集、调剂办法,逐步统一企业缴费比例。(3)进一步提高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全省17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4)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扩大工伤保险适用和认定范围,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5)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好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家庭困难学生的临时价格补贴政策,保证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6)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400元。(7)保证集中和分散抚养孤儿每月基本生活费分别不低于1000元和600元。(8)继续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今年三个档次分别提高到1100元、950元和800元,比去年平均增长26%。(9)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扩大高龄津贴发放范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查体。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继续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上述措施全面落实后,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将基本形成,主要保障标准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面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大幅度提高教育投入。(1)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抓好农村和城市新建小区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到2012年底,全省新增1100所幼儿园和2万名合格教师,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63%。(2)将农村初中和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00元。(3)将农村初中和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250元。(4)提高各类高校和职业学校的生均拨款水平,其中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定额平均提高1200元,争取年生均拨款水平达到9500元。(5)将高校助学金标准由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6)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高校债务。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将为我省在2012年实现财政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20%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1)建立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2)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并相应提高报销比例。(3)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4)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搞好潍坊、东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5)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基层社区倾斜,探索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协作机制。(6)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传染病预防和救治能力。(7)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8)大力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今年再解决260万农村人口和6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我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缓解。
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1)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规划。今年省级财政对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奖补资金从去年的1.3亿元增加到5亿元,市、县政府也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完成32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2)全面完成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三年任务,结合国家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建房的财政补助,今年新建农村住房8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20万户。(3)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城市政府责任,建立工作问责机制,落实供地、税收、信贷、限购等政策措施,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要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薄弱地区、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管理,强化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建立部门资源共享人口信息平台,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规模、结构、素质协调发展。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重点抓好省、市演出场馆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市级图书馆和艺术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达标改造,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使用管理,建设11000个村文化大院,基本完成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整合重组。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打造齐鲁文化品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档案史志事业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好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筹备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协调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体系,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打控防"一体化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支持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廉洁执法,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抓好矿山、交通运输、海上渔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支持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保质保量地完成征兵任务,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努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加强政府立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设定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出台《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理性执法、文明执法。积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完善行政复议机制,依法及时处理行政复议申请和投诉事项。搞好"六五"普法教育。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切实做好政府机关办公软件正版化工作,抓好政府门户网站、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推行网上电子审批,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强化公仆意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做到在感情上与群众"心连心",工作中与群众"面对面",为群众办事"实打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改革和完善公务消费制度,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认真解决乱占耕地、土地征收、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领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认真抓好反腐倡廉。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腐败分子。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制度,有错必纠,有责必问。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对各级公务员的教育和监督,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各位代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到来,山东正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开拓奋进,用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