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国家力量——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再一次展示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国家实力”
21日17时47分,首趟抢险救援专列“抢”7次到达成都新津火车站,装载着由甘肃天水启运的10车灾区急需的棉被。全国各地发往成都铁路局的“抢”字头货物列车都已陆续抵达灾区。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一场生命大营救,既是对生命至上的弘扬,也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强大物质保障条件的检阅。
灾区需要什么,全国各地就调来什么。记者沿318国道转省道210线,驱车从成都经雅安赴芦山,夜幕下,沿途都是一辆辆运输救援物资的车辆,闪烁的车灯犹如长龙。
截至24日18时,已调运到灾区救灾帐篷6.9万顶、棉被21.7万床、衣物1.5万件、折叠床1万余张、食品和饮用水2351吨。
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年来,四川省“灾后重建”和“跨越发展”两份答卷同样精彩,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3849.8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6%。这些,都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
在芦山,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竞技场上,诞生着一项项“纪录”。
全力抢通“生命通道”。震后第一天,抢通到芦山的“生命通道”;第二天,从南北两个方向抢通了到重灾区宝兴的“生命通道”;第三天,实现双石、龙门、宝盛等乡镇有两条及以上的生命通道环线;第四天,重灾区所有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全部抢通;第五天,重灾区所有乡镇实现两个通道以上的循环通行;第六天,灾区所有国、省、县、乡、村道公路全部打通;全力搜寻救治伤员。以最快速度组织医疗救援队与搜救队伍同步进入灾区,确保受伤群众及时得到抢救和治疗。到24日18时,全省累计出动医护卫生人员12000多人,救治伤员24147人次,累计住院治疗6200多人,转到省市医院救治790多人。
全力抢修基础设施。20日21时08分,芦山县城的迎宾大道,街灯重新亮了起来。22日,芦山、宝兴、天全3个受灾最严重的县城全部恢复供电。震后61个小时,重灾区恢复公众通信,16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
高科技装备也在救援中大显身手。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投入救灾,形成“高、中、低”空中立体侦察指挥体系。夜视仪、数字地图、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大批信息化装备显示威力。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废墟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3款机器人也已运用到救援之中。尽管灾区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受损严重,但救灾机动速度和救灾效率却大大提高。
可以说,没有30多年改革开放形成的强大综合国力,就没有这次抗震救灾中雄厚的物质支撑和强大的技术保障。芦山抗震救灾斗争,又一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记者崔 佳 王明峰 刘志强 张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