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1982年12月10日,国务院决定把“三西”地区(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的农业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连续10年每年拨款2亿元农业建设专款,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从此,开启了“三西”扶贫开发计划。经过30年的努力,这片土地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饱经苦难的人民正在告别苦瘠,迎来新生。
定西作为“三西”扶贫的发源地,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定西一直大胆探索,攻坚克难,科学创新,着力解决最大矛盾,先后实现三次巨变:于1999年提前一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于2008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于近年经济步入又快又稳发展轨道,被社会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媒体赞誉为“真是把好文章写在了大地上”,被省委领导肯定为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成功路子”。
在昔日苦甲天下的定西,30年扶贫开发到底铸就了哪些新成就、探索了哪些新亮点、积累了哪些新经验?
带着这些思考,调研小组同定西市委研究室、市扶贫办一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调研组在走访市县两级扶贫部门、查阅历年扶贫开发规划、总结等资料的同时,充分利用挂任扶贫办职务的有利条件,选取一些乡村开展小型调研,走访农户,实地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多次开会讨论,系统梳理、认真归纳、总结提升定西30年扶贫开发的历程和经验,以期得出一些启示和思考。
贫瘠土地上的历史巨变
历史上的定西,曾是一块比较富庶的牧区。《资治通鉴》记载,“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
明清以来至整个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逐渐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晚清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曾上书清廷:“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当时的陇中,主要是现在的定西一带。
定西的贫困,可以用一个“苦”字来概括。
一是自然环境的苦。“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遍地难长草,空中少飞鸟”是定西自然环境的真实反映。定西地处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多变,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有“十年十灾”、“无灾不成年”之说。国家统计的10种自然灾害中,定西就占了7种。以渭河为界,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300—40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600毫米以上,地表植被稀疏,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相当一部分地区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农作物的收成更是难以保证。南部高寒阴湿区,山地占到9成,山大沟深、土地坡度大、耕地瘠薄、利用率低,不下雨寸草难生,一下雨山洪肆虐,冻、旱、涝、雹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
二是百姓生活的苦。史料记载,解放前这里的百姓一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缺水喝,缺柴烧的生活。有的老人这样描述当时定西地区的穷苦:“有的农民家里就一个碗,老爷爷先吃,吃完儿子吃,然后两个小孩吃,再是女人吃。小孩没有衣服穿,光着屁股,只用个绳子在腰里系着,冬天冻得直打颤”。新中国成立后,定西一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新中国的“老大难”。当地百姓常说这里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正常年景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只有一二百斤,一遇灾年连籽种都收不回。最旱的年景,地上浮土十几厘米厚,干渴的麻雀跟着拉水的车子飞。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了解到定西贫苦的情况后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居民仍过着“吃救济粮、种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穿黄衣裳、喝拉运水、住茅草房”的生活。“救济救济、越救越急”,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俱缺,吃饭、饮水、行路“三难”俱全,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1982年,定西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有170万、贫困面为7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05元。这一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定西后丢下一句令人绝望的评价,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从1983年开始,随着国家“三西”建设号角的吹响,定西人民拉开了扶贫开发的历史性序幕。他们坚持“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从救济式扶贫到基础开发式扶贫,从综合开发式扶贫到参与式整村推进,通过“治山水、强基础、兴科技、调结构”,使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回顾定西扶贫开发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综合治理,夯实基础(1983—1993年)。针对农村异常突出的燃料、饲料、肥料短缺和饮水困难问题,重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供煤植薪、推广节柴灶、太阳灶等措施,初步解决了农村的燃料问题。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底穿靴子”的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把85%以上的山坡地都修成了水平梯田。实施一户“一个集雨场、两眼水窖、一亩庭院经济”的“121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不断创造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与1982年相比,到199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5元增加到423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70万人下降到85.43万人,绝对贫困面由78%下降到35%。
第二阶段:调整结构,解决温饱(1994—1999年)。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定西市七县(区)全部被列为国家进行扶持的贫困县。定西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改变“就粮抓粮,以粮为主”的老路子,提出“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调整结构+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将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地膜粮作、洋芋种植、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四大工程”和洋芋、中药材、畜草、果菜“四大产业”。到1999年底,历史性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扶贫攻坚阶段目标。
第三阶段:创新思路,巩固提高(2000—2010年)。进入新世纪,定西扶贫开发工作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机遇,将参与式整村推进作为突破口,围绕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解决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增收问题相结合,把持续改善生态、生产基本条件与推进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进一步加快了扶贫开发的进程。到2010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90.2万人下降到39.3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5.52%,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四阶段:整合资源,综合发展(2011年—现在)。2011年以来,定西扶贫开发工作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定西市七县(区)全部纳入国家六盘山特殊困难地区为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模式,整合配套各类资源,统筹兼顾解决突出问题,突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打造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试验示范区、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以及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启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
经过30年的扶贫开发,定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87.06亿元,是1999年的4.71倍、1978年的74.82倍;人均生产总值5781元,是1999年的4.2倍、1978年的51.4倍;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是1999年的18.5倍、1978年的1666倍;大口径财政收入17.76亿元,是1978年的59.1倍;粮食总产量120.17万吨,是1978年的2.67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出全省平均增速,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跨越追赶之势正在形成。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6:28:6调整为2011年的28:28:44。“两头大、中间小”的经济结构得到历史性的改变。工业快速发展,对财政贡献率提高到21%。第三产业快速提升,年均增长12.29%。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8%。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马铃薯、中医药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定西,获得国家专利117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每万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由1977年的1400人增加到200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7年的82%提高到99.35%;初中阶段入学率由1977年的不足60%提高到97.3%。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每千人拥有病床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2.09张和2.06人,分别是1978年的2倍和3倍。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35%、90.5%。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9.64元,是1978年的5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074元,是1978年的42.7倍。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15亿元,是前五年的7.4倍。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覆盖面由0.24%提高到19.3%。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
向日萧瑟今不在,苦地播下新生活。今天的定西,已是绿树种到山头,公路通到村头,手机拿到手头,电视摆在柜头,老百姓乐在心头。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当年一贫如洗唱着流浪歌背井离乡的陈云花,如今在政府贴息贷款支持下,建起了鸡舍,购买了鸡苗,养鸡规模达3000多只,年养鸡收入达七八万元。一批像陈云花这样依靠勤劳和智慧致富的带头人成长了起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却不再是原来的穷人了。
不懈探索中的创新亮点
定西艰辛求索摆脱贫困的发展之路,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亮点。其中一些亮点做法对全国的扶贫开发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有的甚至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亮点一:整村推进扶贫新方式引起全球关注。
1998年,定西作为甘肃扶贫模式创新示范的主要区域之一,率先示范推广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新方式。参与式整村推进就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依靠贫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对扶贫开发重点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扶贫方式。
从试点至今,全市共投入资金39190万元,在508个重点村(乡)示范推广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方式,扶贫成效显著。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项目户都形成了一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两项以上种养业增收致富技术;强化了集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2004年召开的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定西市安定区景泉乡联新村“生态经济型反贫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得到了与会官员与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并作为全球70个、中国8个成功案例之一进行了广泛交流。
亮点二:产业化扶贫成为农业增收主渠道。
贫困人口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要继续向前发展,核心问题是要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的关键,就要培育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定西根据特殊的地形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围绕打造“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战略目标,大力扶持发展以马铃薯、中医药、草畜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