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毕节模式”彰显科学发展魅力

2011年11月30日09: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开发扶贫 扶贫攻坚 扶贫开发工作 科学发展 扶贫模式 开发治理 海雀 生态建设 人口控制 发展轨迹

发展目标科学统筹——

绝处求生踏上试验路

如此深度的贫穷,让人触目惊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一位记者走进毕节地区海拔2300多米的苗彝聚居地赫章县海雀村,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察看了311户农家,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老大娘衣衫破烂掩不住胸肚,一见有人来,赶忙双手屈抱胸前……”

毕节的穷,与“人多地少”息息相关。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其山地竟占了区域总面积的93.3%,加之多子多福的落后生育观念,使当地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温饱,农民只好把刀斧和锄头举向森林,从而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生”的贫困怪圈,不少地方出现了“人增、耕进、林退、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石漠化”的恶劣生存环境,毕节也成为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适宜人类生存区域”。

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的扶贫难题?当时的贵州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经过深入调研后,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试验区正式成立。

23年来,按照“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主题,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工作步步推进,成效不断显现。

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告诉记者:“开发扶贫”,就是启动市场经济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生态建设”,就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实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并与坡改梯、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相结合综合治理;“人口控制”,就是把计划生育、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通盘考虑。

与很多经济特区、开发区不同,从一开始,毕节试验区就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科学统筹,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展开科学推进。经过23年的时间,“毕节模式”的科学发展魅力已经充分显现。

发展方式走向和谐——

自然环境不断改善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上一坡,只收一萝”,曾是毕节地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一位毕节地委老领导回忆说,由于耕地少,人口密度大,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每年由国家和市场调入毕节的粮食都达20万吨以上。“一年365天,有二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

试验区的成立,让这片土地迎来新的希望。

高标准升级改造农田,营造水土保持林,举办各种农技培训,变“蛮种”为“科学种”……毕节试验区多管齐下,着力破解人与自然对抗的难题,奋力走出“林粮争地”的恶性循环。

迄今,毕节共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5.6万亩,退下108.4万亩坡耕地。然而,减地不减产,今天的粮食年产量是当年的约3倍,农民人均粮食从194.3公斤增加到417公斤,从“吃不饱”到“吃不完”,粮、林争地的矛盾极大缓解,农民尝到了生态良好的甜头。

走进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织金县、纳雍县开发治理山区项目——“中国3356”工程织金县红岩脚工程造林片区,多年前栽下的柳杉、华山松等树苗,如今郁然成林,林木平均高达10多米,林区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直接保护2万余亩耕地。

23年来,毕节地区粮食大幅增产,生态环境也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彻底实现了人与自然从对抗到和谐的历史性跨越。

发展理念青睐“绿色”——

生态银行硕果累累

20多年前,毕节市清水铺镇有个南关村,土地铺展在落差高达400多米的陡坡上,因人多地少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百姓贫困,南关村年年遇“难关”。如今,这里从河畔到山顶,蜿蜒上升的路两旁,是一片片种满蜜桔、椪柑的果园。由于四季花常开、月月有鲜果,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南关村也与邻近的沙地村合并,改名为“橙满园”村。

“我十多岁的时候,家里种粮一年只够半年吃,顿顿都吃野菜。”看着眼前的累累硕果,村支书张安福告诉记者:试验区成立后,省、地派来技术专家,经过考察和反复试验,依托当地良好气候条件和种植果树的经验,确定在当地发展水果种植产业。村民们抱着逃荒乞讨的狠心,抛弃种了多年的玉米,在地里种上政府无偿提供的柑橘苗,跟着技术员,拿起剪刀,学剪枝、嫁接,挖水沟、砌堡坎。现在“橙满园”全村有近万亩果树和蔬菜,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水果基地,村民“不种粮食种果树,家家都是小康户”。

依靠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毕节走上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子。通过坡改梯、修建谷坊等办法,将造林绿化与特色林果发展结合、种草养畜和促进植被恢复结合、林草间作和林下畜禽养殖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双赢——据毕节军分区司令员敖卫介绍,当地人把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亲切地称为“五子登科”,即山上戴帽子(防护林)、山腰系带子(经果林)、坡地铺毯子(种植绿肥)、基本农田种谷子、多种经营抓票子。

如今,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增加到40%,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一半,自然保护区从5个发展到9个,森林公园从零到现在的10个。这些精心打造的生态绿色银行,也极大地提高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

相关阅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