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全市未现严重积水 重点防汛部位专人值守

2011年07月25日14: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西三旗桥 雷达 积水区 防汛指挥部 积水深度 北京城区 北京地铁 交警 防汛办 莲花桥

特写

地铁员工爬千余台阶观天

本报记者 刘冕

8时,全体白班工作人员主动提前半小时到岗,天阴沉沉的,没有下雨。

8时30分,从地下3层的站台爬了100多级台阶,到地面层已经气喘吁吁,天空没有明显变化。

9时,接到了雨天二级预警,通知夜班12名员工暂停休息,加班。

9时30分,上楼梯的时候再次检查了防汛板,60个沙袋也全部完好,随时可以使用。

10时,下楼梯时提示安检人员,发现有乘客打伞一定要及时通知综控室,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13时,大家都没心情吃午饭。心里痒痒的,希望雨快点下,不要让大家都揪着心,也盼着大雨干脆“爽约”,乘客出行更方便。

14时,联系了T3航站楼站,均未出现明显降雨,心却一直放不下去。

16时,太阳透过云层露了脸儿,阳光仿佛隔着毛玻璃,通透度不高,心里直打鼓,到底还下雨不?

17时,天空突然变阴沉了,偶尔开始飘雨丝了,防汛板已经到位,防滑毯已经铺设完毕,工作人员也把“注意地滑”的警示牌立了起来。两位外国朋友抬着大箱子站在站口望雨兴叹,地铁员工立刻送上了站区准备的一次性雨衣,他们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

“从8时30分至17时30分,没有明显的大降雨”。昨日17时30分,地铁机场线东直门站值班站长梁娜写完工作笔记,递给接班站长荆美莉手里,嘱咐着:“站里目前准备了1000件一次性雨衣,可以分发给乘客。”

据统计,梁娜为了实时监测雨情,一天爬楼梯超过1千节,相当于爬了一次五台山的距离。

每个排水井都有专人紧盯

本报记者 孙超逸

昨晚7时35分,西三环莲花桥区暴雨如注,36岁的陈师傅披着橘红色的雨衣站在排水井旁,左手拎着铁钩,右手拿着“亮闪闪”的道路指引棒,引导来往的行人和车辆避开排水井口,“往路中间走走,小心前后轮!”陈师傅不断地高声向车里的司机喊话……

排水集团的陈师傅站在莲石路转向西三环的匝道上,是莲花桥西北角的最低洼处,因为雨量太大,虽然匝道两侧的6个排水井已经全部打开,但路面上的积水还是没过了记者的脚踝,并形成了一块150平方米的积水区,陈师傅负责的这口排水井位于积水区的最低洼处,巨大的水流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漩涡。

“别看这水只有十几厘米深,不影响车辆通行,但必须要有人守着。”陈师傅告诉记者,因为雨量大,水流中带有泥沙和杂物,这些东西很容易阻碍快速排水,必须时时用铁钩清理。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一旦跌入排水井也十分危险,“雨太大,视线不好,必须要有人在边上出声提个醒。”与陈师傅相同,其他6个排水井边也都有一名工作人负责,橘红色的工作服在雨中十分显眼。

为了防止桥区积水影响交通,从昨天中午开始,陈师傅所在的莲花桥排水队近50名工人就分成2组在莲花桥东西两侧“蹲点”,每个小组都配备抢险车,大功率水泵、铁钩、扫把、交通桩等设备,傍晚的暴雨一开始,工人们就拉开了桥区所有的排水井盖,位于莲花桥东侧的排水泵站也投入了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西北角这块低洼区有些积水,整个莲花桥地区其他路段都没有积水情况,过往车辆并没有出现拥堵,行驶通畅,小轿车和公交车纷纷呼啸驶过。

晚上8点,瓢泼大雨终于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陈师傅所在的匝道积水也随之快速下降,而这时陈师傅已经在雨中站了近2个小时,“现在还不能走,一会可能还会再下。”陈师傅告诉记者,他们要在桥区等到雨彻底停下。

本报记者 汪丹 袁京童曙泉

刘冕 侯莎莎 贾晓燕 刘昊骆倩雯

任敏 刘宇鑫 实习记者王维维

   上一页   1   2   3   4   5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