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地方观察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展开了路径多元的扶贫,这些扶贫各有什么特点,到底有没有实质效果?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近期,南方日报记者选取了两个看似矛盾却又颇有特色的扶贫点,一个在搞绿色扶贫,希望发展生态让农民留下来,一个在搞教育扶贫,希望开启民智让农民走出去。
方式不同的背后,到底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扶贫思维?
案例绿色扶贫
对接生态让农民扎根家乡
“扶贫单位1块钱买的小树苗免费发给我,在地里长到一年左右,就可以卖10块钱。”
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村民曾令全指着地里的阴香树苗欣喜地说,“今年种一亩,明年还要再种两亩。”
曾令全是芳心村16户贫困户之一。今年4月,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曾令全种了近2000棵名贵树木,如果市场稳定,曾令全明年3月就可以成为首批脱贫的万元户。
名贵花木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作为“南岭生态区试点县”之一,蕉岭选择了生态作为扶贫之路。从培育绿色产业市场,到鼓励农户绿色致富,蕉岭正在摸索一条绿色扶贫路。
蕉岭县委书记周章新坦言,作为南岭生态试验区,蕉岭地貌多为两边是山,中间峡谷,“一方面要保护山,一方面要保护水,还要有产值。因此,种树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带动群众的积极性,今年以来,蕉岭为全县8个镇贫困户发放了20万株名贵树苗。
从蕉岭石窟河蕉城段向下游走,不少种植大户正在抢租较好的耕地,发展名贵树木。“在区域内形成拳头产品,培育成一个市场,临近的福建、潮汕等客商就会找到这个市场。”
周章新认为,让农民出去打工虽然是脱贫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最好的,随着产业转移升级,一般的打工仔很难在大城市停留,因此,农民最好是扎根老家。
除了种植名贵花木,种植竹子也是既能保护生态又能让农民扎根的重要途径。
案例智力扶贫
开启民智让农民大步闯出
一个小小县级教育基金会居然能收到善款近3000万元!
在重点开展智力扶贫之前,罗定着手推广了多项扶贫政策,但一些扶贫款送到了农民手里,并没有让农户真正的走向脱贫,而是很快消耗殆尽。
“和让农民拿到钱同等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用钱,这就需要从教育抓起。”罗定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罗定人口众多,生产资料有限,许多人走向珠三角大城市就业。
“无论是时代要求,还是历史文化,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罗定智力扶贫的必然选择。”罗定相关负责人分析。
在智力扶贫上,罗定舍得下本。一方面,积极贯彻全面实行“两免一补”等政策,免除近400所农村中小学的20多万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利用社会捐资奖励优秀学生以及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实现“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目标。据罗定市泷州教育基金会负责人钟雪芳介绍,至9月底,专户共收到善款1825.135万元,支出135.85万元,其中资助贫困大学生365人,奖励高考优秀生44人。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梁伟发专门出席了捐赠仪式。
钟雪芳介绍,基金会对每一位申请资助的大学生都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且跟进善款的使用情况,“曾有一个女生考上了南方医科大学,申请了4000元资助款,但她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也在读书,他们家决定将这4000元给哥哥用,我们了解情况后,又给那个女生提供了另外的资助款,确保每一笔善款都能发挥作用。”
农民自主致富才算真正脱贫
两个案例,一个是力图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让农民真正能留在农村,一个是通过发展教育,启发民智让农民掌握更多的智慧走出去。
一个是留下来,一个是走出去,看似矛盾,其实背后有着各自的逻辑,蕉岭人口20多万,罗定人口100多万。
在著名“三农”学者于建嵘看来,这就是因地制宜。扶贫各具特色,指向却是一个,在各地条件许可的范围实现最大可能的突破。
已经小有名气的郁南金融扶贫,再加上绿色扶贫、智力扶贫,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省内各地已经涌现出不少“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的新方式。
于建嵘认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扶贫方式看起来更靠谱,无论在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上,都有进步。
众所周知,扶贫是世界性难题,不是一时半时就可以搞好,往往是扶时热热闹闹,过后依然贫穷。
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坚持可持续性扶贫,通过一种手段的引导达到农民自主地脱贫。无论这是一种什么手段,他的关键就在于指向是不是具有可持续性。只有让农民自主致富,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脱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绿色扶贫,还是智力扶贫,看起来都是比较长远的事情,一些扶贫者是不太愿意干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扶贫者能有新思维、能有跨越任期的勇气,能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扶好贫。一留一走之间,体现的就是这种长远思维。
笔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无论是绿色扶贫还是智力扶贫,在实际操作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普及面不够广、受益人口目前还有限制等问题,一个地方并不是一种方式就可包治百病,所以我省“双到”扶贫才提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关键就在于因地制宜。
南方日报记者胡念飞
见习记者汤凯锋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