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为"90后"发文 称其迈入"责任时代"

2011年12月02日17:5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90后 党报 时代背景 时代特征 就业指导中心 80后 叛逆 鼠标手 特种兵

6月12日,浙江嘉兴的校园招聘会上,“90后”崭露头角。袁 正摄

张扬个性的网络头像,为“90后”所喜爱。资料图片

浙江杭州,“90后”武警新兵争当“特种兵”。郭广杰摄

2012年,大批“90后”大学毕业生将从“虚拟社会”步入现实社会,开始真正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这些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以独生子女居多,在12岁至21岁之间,也就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尽管人们常把“叛逆”、“另类”、“搞不懂”等定语加在他们身上,但在对成长烦恼的反思里,在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中,他们还是长大了。“90后”,就要来了!

与网络共生的一代

“在电脑前可以坐到屁股冒烟;熟人面前说不停,生人面前一言不发;为了不熬夜,干脆就通宵;觉得别人永远不可能了解自己;喜欢制定周密的个人计划,然后不去执行;使用所有电器都不看说明书……”

——摘自网帖《“90后”特征》

登录人人网,搜索“90后”,无数人名蹦出来,数不清的年轻人把这个身份标签写进“姓名”一栏,如“熙熙90后”、“90后小向”或干脆“我是90后”。在这个实名制社交网站上,最具人气的一个“90后”公共主页,拥有超过38万个粉丝。

虽然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但直到1990年,英国物理学家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互联网才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90后”与互联网同生同长。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今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将超过5亿,而“90后”几乎是最大的网民群体。与前几代人相比,“电子脑袋”、“鼠标手”是“90后”的鲜明时代特征,互联网几乎将他们“一网打尽”。

“90后”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网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乃至求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放学后的时光,“90后”会窝在电脑旁,在QQ上飞速地打字,或在博客上撰文。心中有了感触和烦恼,他们的第一反应也许不是告诉朋友家人,而是上网更新微博。

家长说,“90后”的孩子让人“搞不懂”,对外面的人很热情,但对家人很冷漠。“最不能理解现在的孩子,简直没法沟通,她写的日记想偷看都没用,根本看不懂。‘我’不说‘我’,偏偏说‘偶’,‘谢谢’说‘3Q’,这还是我最近才弄明白的。”孩子正在读高一的陈女士有点苦恼。

北京大学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与传播学院08级本科生的班主任曹璐说:“‘90后’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喜欢学习新知识,思维活跃、创造力强。”

“他们知识面很广,高二就已经有好几个学生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和国外的大学联系、申请报名,这在我们读中学时是不可思议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这样评价“90后”。

幸福而孤独的一代

“‘90后’的孩子虽然幸福其实很累,‘90后’的孩子虽然爱笑其实悲伤,‘90后’的孩子虽然懒惰其实心细,‘90后’的孩子虽然淘气其实善良,‘90后’的孩子很希望被别人理解……”

——“90后”说

毋庸置疑,“90后”生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港澳回归、加入世贸、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载人航天……1990年,中国GDP在世界排名第十;而到去年,已达约4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60后”、“70后”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点,即便是“80后”也自叹弗如。人们普遍认为,“90后”是掉进“蜜罐子”的幸福一代,是不用负责任的一代,因为他们生来就是被人爱的,而不是来承担责任的。

但生来就对网络的亲近感,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升学压力的焦灼感,让“90后”与前几代人确有不同。“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9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90后’的我们,挣扎过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偷偷老去的“90后”》一文中,诗句一般这样写道。

樊馗,扬州大学学生,1990年1月出生,他认为:“因为‘90后’处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年代,而且又是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很多‘90后’孩子都有好高骛远和不能吃苦的毛病,‘敢想不敢干’是其最大特点。”

“‘90后’的孩子成长环境较优越,在家里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衣食无忧,只需要好好学习,别的事情几乎不用操心。由于种种保护与溺爱,他们心理素质比较差。”曹璐认为。

“我们是一群一直以为被世界遗忘的小屁孩,一面享受丰衣足食,一面感叹精神空虚;一边被爱包裹,一边又感觉是在被人抛弃;一面享受激情与青春,一面又兀自悲伤。”1992年出生的廖倩婧这样形容“90后”。

用着无所不能的网络,拥有无人争抢的玩具,吃着不会穷尽的美食……“90后”似乎并没有应有的幸福感。

北京大学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大四学生芸茹每天最常做的就是上网,但她说:“网络太大太无聊,逛得久了也觉得没意思。”

“这代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习题,我觉得孩子生活得不快乐。”42岁的王女士说,她的女儿十分乖巧,正在读初中二年级。

从小面临的升学挑战,各式各样的培优班、兴趣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思维活跃、爱好广泛,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依赖网络等问题,他们往往自信又有点脆弱,敏感又有点自私。

继往开来的一代

“我们都不是坏孩子,别看我们头发拉了、染了、烫了、吹了;我们都不是坏孩子,虽然我们贪玩爱狂,却也知道为人要正直,做事要光明,讲义气,负责任;我们都不是坏孩子,我们也想追求纯真的梦想……”

——摘自网帖《“90后”的我们,不坏》

2012年,可以视为“90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责任元年”。

“90后”是在经济突飞猛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天之骄子”,个性张扬、感受细腻的他们,将如何改变中国社会?按照国家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按年龄段计算,“90后”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中流砥柱。接过前代人的接力棒,继往开来,是时代赋予“90后”的重任。

即将步入社会的樊馗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父母那一代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制约,创造性的想法尚未实现就被扼杀。我们这一代比上一代敢想了,也敢干了。这个社会最让我喜欢的就是——飞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安徽财经大学的邓诚胤自信地认为:“‘90后’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代。”

“孩子12岁就出去读书,严格来说不太了解他。但感觉孩子特别有创新精神,很喜欢挑战。”黎禹斌是位农民父亲,他的儿子在北京大学上大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报告显示,政府机关成为“90后”大学生比较看重的职业,稳定、体面、舒适的工作,迎合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

谈到找工作,芸茹强调:“一开始稳定下来是最好的。”

北京大学某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比起‘80后’,‘90后’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前的同学就业会扎堆去应聘,但现在没有,‘90后’只会去找自己最想要的工作。”

湖南工程学院的钟理是位“90后”,她说:“父母一代毕业之后听分配,走得更稳当,也没有太大竞争。而我们有更多选择,也愿意去选择。”

当然,不少“90后”选择了考研,用钟理的话说:“觉得自己实力不够,没什么特别能拿出手的,想充实一下,也有逃避成分在里面。估计大部分考研、读研的同学都会有点逃避心理吧。”

其实,不必为即将步入社会的“90后”担心,此前,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表现:人们不会忘记,抗震救灾、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90后”军人急难险重挑重担,苦活累活抢着干,成为抢险救援的生力军。人们不会忘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生死关头,有多少“90后”少年冒着余震危险抢救同学;全国各地,有多少“90后”孩子拿出全部零花钱放进募捐箱。尽管透着青涩,但他们正在成熟;也许仍有些稚嫩,但责任已经扛起。

“90后”,正在开始尝试背负起国家和民族的期望!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