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大多数收入低的老人徘徊在为数不足的普通养老机构门前,一面却是政府投资兴建豪华养老机构,却只能满足少数富裕老人的养老,这恐怕是一种福利分配的错位。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兴起一股大建豪华养老机构的风气:装修精美,公寓设计,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服务,而且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品牌,服务对象直指高端老年群体——一般的入住门槛需要缴纳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每月还要额外缴纳几百元或数千元服务费用。如此豪华的养老服务,一般的普通百姓显然无福消受。引发异议的是,这些养老机构要么完全公办,要么享受土地、财政补贴、用水用电等各种优惠政策,结果却只能满足少数有钱人的养老,岂非在制造新的福利不公?
当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养老需求也在提高,过去那种一个房间一张床的“温饱型”养老确实难以满足少数富裕人群的要求,也难以满足未来的养老要求,但这绝不是大建豪华养老机构的理由。
眼下,虽然这些刚刚兴起的高档老年公寓迎合了“养生享受”的养老需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倡导“给老人一个五星级享受”的豪华养老机构,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地方政府财政、土地上的支持,而且,有的养老机构因为曲高和寡,入住率低,甚至收不抵支,需要政府年年予以补贴。一方面是大多数收入低的老人徘徊在为数不足的普通养老机构门前,一方面却是政府投入有限资源、资金兴建豪华养老机构,却只能满足少数富裕老人的养老,这恐怕是一种福利分配的错位。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并且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倘若以国际通用的5%进入机构养老来计算,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与巨大的养老需求相比,眼下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足。
面对当前的实际,地方政府要支持和兴办的养老机构首先应该解决的,显然是那些无人照料的低收入老人;首先应该面向的,显然是普通百姓。现实决定了公办养老机构不能大打豪华招牌,现阶段只能面向大多数普通老人的需求,走大众化路线。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出于“政绩”和“形象”的需要,却热衷推动那些高端养老项目,给予资金、土地上的大量支持,却忽视它们是否适用,是否真的契合民生。如果任由动辄投资上亿元、占地上千亩、目标五星级的豪华养老院大量涌现,解决的却只是少数有钱人的养老,不但浪费公共资源,更拉大贫富差距,缔造新的不公。有报道表明,在有的地方,豪华养老机构甚至给一些有钱老人带来了额外收益,一些领着丰厚退休金、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把自家房子出租,再用租金中的一部分支付养老费用。
公共财政主要应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再说,不少地方在养老方面的财政支出肯定也是精打细算,迫切需要用在解决五保、低保、“三无”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上,而不是拿有限的资金、资源换来豪华的示范养老机构,令普通家庭承受不起。
眼下,受养老需求和优惠政策的双双推动,民间资本纷纷看好“银发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资本对投资大型高档老年公寓趋之若鹜,不少地方的民政部门每天都要接到很多关于个人投资兴建养老机构的咨询或申请。但从已有的养老机构看,一些投资商打着建养老机构的旗号获得政府的土地支持,却只象征性地建了一点老年设施,最后变味成一个商品房项目。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探索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当然值得鼓励和肯定。但也要知道,当前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需求增大,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养老机构关注民生,关注真实需求,真正满足普通百姓的养老需求,而不能任由豪华之风乱刮,把养老市场变成富人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