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的人认为兼顾事业和父母才是最理想的
“‘啃老''太狠心,‘空巢''太冷漠,哪个更不孝?”在80后心理群博“心灵安全岛”上,博主的这个问题,引发网友讨论。
网友“学”说:“一直想到外面闯闯。但又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我该离得近些,方便照顾他们,真的很矛盾!”
网友“夏晨”则认为:“不管远近,只需一点实际行动:常回家看看。”
调查中,52.9%的人打算和父母住在一起,亲自照顾;也有24.4%的人选择不和父母住一起,从物质和精神上照顾老人。
调查中,80.5%的人表示应该努力兼顾事业和照顾父母,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74.5%的人认同,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亲密,生活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孝顺。
在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教授看来,对孝的理解,因人而异,应该是父母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例如给予父母时间、精神、物质上的照顾。但是孝的第一要义还是要长大成人,做到独立,这无疑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以前人们追求养儿防老,随着城市文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老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上依靠社会,依靠自己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本次调查中,只有6.0%的人计划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机构。45.0%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47.8%的人认为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给养老带来不少麻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占8.9%,也就是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有1400多万,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床位总共只有275万张,远远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家庭”的需要。
杜鹏指出,政府应出台一些更具激励性的措施,例如建立所有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登记制度,集中管理数据,优先补贴为社会养老问题贡献多的机构,一个养老机构收住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越多、服务越好,得到的相应补贴也应越多。
“一提到慈善,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是办希望小学,何不创办一些‘夕阳红''慈善事业?现在不是房地产热吗,能不能把好一点的地方用来建养老院?这都是可以考虑引导的问题。”陈晓敏说,普通老人的养老金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我们要避免养老院的商业化和贵族化,这需要政府介入。
调查中,61.3%的人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完善养老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这几年,李颖异把周边的养老机构慢慢都看遍了,“公立的养老机构,我们根本就进不去。有几家私立的条件还不错,但一上来就要交5万押金。我和老伴每人的退休金不到1800元,哪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能住得起的条件又太差,就一直拖到现在也没进养老院。”
李颖异现在每天看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对于养老方面的消息尤为关注。她注意到,现在有些地方开始实行“居家养老”,就是对一部分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老人很羡慕,“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社区也能有这些服务?”
“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使社会化养老服务需要增加新的内容。”杜鹏说,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和义工的作用,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有力补充与完善。现在其实不乏志愿者,但在特定时间提供单项服务的志愿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这项工作应该是细水长流,应把志愿服务和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服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空巢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子女和父母分居异地,随着异地医保和社保的打通,这一现象也将有所缓解。
调查中,50.7%的人建议每个社区配备生活指导员,定期关心照顾独居老人;47.1%的人建议组织更多的社区志愿者,丰富社区老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