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长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

发布时间: 2016-10-20 13:06:1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赵海燕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长征历史,长征精神,历史走向,长征胜利,理想信念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赵海燕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斯诺曾经说过:“狂欢和胜利,苦难、牺牲和忠诚——像火焰一样贯穿这一切的是成千上万的青年持久不衰的热情、不灭的希望和惊人的革命乐观主义,这些青年人不承认人或自然、上帝或死亡会给他们带来失败。所有这一切和更多的东西都包含在一部当代无与伦比的长征历史中。”

80年过去了,也许在时间的长河中,长征不过是流星划过的一瞬,但对于党和人民来说,却是永远不能遗忘的峥嵘岁月。她记录了中国革命从危机走向转机、从困境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光明,她孕育出的长征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使全体人民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

那么,何为长征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参观“伟大的长征——浙江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时如是说。长征精神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长征精神的“魂”。张闻天曾讲,“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力?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牺牲与坚持到底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的事业必将胜利。正是这种理想信念,支撑着广大红军战士,在物资奇缺、弹药匮乏的艰苦环境下,翻越崇山峻岭,走出雪山草地;正是这种理想信念,鼓舞着广大红军战士,在敌强我弱的悬殊境地里,经受住了“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扫射,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生死考验。

心系群众,牢记宗旨,是长征精神的“根”。“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这是历史的铁律。红军能够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胜利,是因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密切联系群众,紧密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大雨倾盆,红军战士为了不打扰群众,宁愿夜宿街头;饥饿难耐,红军战士为了不增加百姓负担,宁愿挖野菜吃树皮。所到之处无不与当地百姓但诚相见,在少数民族地区,各路红军更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与少数民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特别是红军在通过彝区提出的:“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骨”。俄国伟大的军事家苏沃洛夫曾经说过“纪律是胜利之母”,可以说,长征的胜利是红军严守纪律,团结一致的胜利。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匹骡马,谁也不愿骑;一个鸡蛋,你推我让,谁也不愿吃;一锅野菜汤,大家分着喝。正是这种高度的纪律意识和团结精神,使得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今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中,虽然没有了当年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但是我们党仍然面对诸多的艰难险阻,扶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深化改革阻力重重,反腐倡廉之路荆棘丛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时刻向党中央看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在是非面前立场坚定,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奋力拼搏,续写长征新篇章,让长征精神带领我们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