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增”重构中国“粮食安全观”

2012年08月27日10:4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九连增 粮食产量 粮食企业 粮食自给率 秋粮生产 粮食安全观 能源安全 粮价

“九连增”重构中国“粮食安全观”

近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九连增”。根据现有生产形势,秋粮生产若不出意外,全年全国粮食产量“九连增”可期。“九连增”背后的中国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崭新的“粮食安全观”。

其一,在“工业发展”与“粮食生产”之间,“红线+底线”确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许多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忽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当前世界粮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认为农业是“重中之重”、“国民经济的基础”,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目前,18亿亩的耕地红线、95%的粮食自给率底线,已成为共识。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梯次构建惠农促粮的长效机制。

其二,在“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之间,坚持替代能源“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一些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汽油、用油菜生产燃料,车与人“争粮”,是世界粮食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边是能源安全,一边是粮食安全,面对这道全新的课题,中国果断求解,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发生物能源。2005年起,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的推动下,东北一些地方上燃料乙醇项目热情高涨。国家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于2006年底接连下发通知,清理和叫停粮食能源化项目。

其三,在“农民钱袋”与“国家粮袋”之间,创立“农民种粮食,国家买安全”思路。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价过低影响种粮农民收入,粮价过高又使消费者难以承受。这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调控的一道难题。从2004年起,我国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文/《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林艳兴)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