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乐观派:问题都能解决
2月16日,在印度新德里,当地居民争抢免费的食物。依据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人均收入1.25美元/天),全世界大约有1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赤贫和特贫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同样也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根据预测,地球在2025年将有80亿人口,2083年将达100亿。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描述过将来地球因为人口爆炸而变得不堪重负的情景。但也有乐观派认为,这纯属杞人忧天。
粮食喂不饱70亿人?
技术进步导致粮食增长速度远高于人口增长速度
18世纪著名的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是“粮食危机论”的鼻祖,从《谁来养活中国》到《粮食危机》,其理论起源都来自马尔萨斯的一个著名预言: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
然而两百年来的事实是,粮食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杂交稻、转基因改良、化肥施用、工业化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农业革命”。从1960年到1980年之间,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一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世界人口增加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耗增加17%。
主要粮食作物价格跌幅超60%,粮食是价格降幅最大的商品之一
与粮食产量大增相对应的是主要粮食作物价格的大跌。回看历史数据,就会发现粮食价格其实在走一条长期下行线,从1950年到1997年的这段时间内,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小麦的价格下降62.7%,稻米价格下降64.2%,玉米的价格更是下降了68%。粮食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降低了一半。
如果真有粮食危机,那是买不起的危机而不是不够吃的危机
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第二次界定: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目前来看,买得到完全不成问题,成问题的只是能不能买得起。一个国家只要有财力,就可以从国际粮食市场中进口。查看近些年来爆发“粮食危机”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贫穷的非洲,拉美和南亚国家。
如果对比1993-1995年间和1979-1981年间的人均粮食生产数据,韩国下降了1.5%,日本下降了12.4%,新加坡下降了58%,但这些富裕的发达国家并没有出现任何“粮食危机”。
历史上从未有过一次饥荒是因粮食产量不足,爱尔兰大饥荒时还曾出口粮食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饥荒共造成150万人死亡,人口死亡比例高于历史上有记载的任何其他饥荒。爱尔兰在饥荒最严重的时期,还将大量粮食出口到英国,且整个饥荒期间爱尔兰都是粮食净出口国。伊格尔顿在其著作中指出,爱尔兰人之所以被饿死,并不只是因为粮食短缺,而主要是因为没有钱去买,粮食在整个王国内绰绰有余,却不能向们提供。
无独有偶,1974年,孟加拉国发生严重饥荒,人们普遍将饥荒的原因归结于洪水造成的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但奇怪的是,1974年该国的人均粮食可供量和总产量比1971年到1976年中的任何一年都更高,受洪水影响而减产的作物要在数月后才收割,饥荒在这之前就已经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