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9月增持$18亿美债 仍为最大债主 金融危机下中国成投资天堂 -中美元首会晤确立共迎全球性挑战新格局 -胡锦涛同奥巴马会谈 多方面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50%白领恐在未来两年通胀中破产 专家提中国经济四大预警 -3季度房地产投资明显加快 流动性泛滥催生泡沫 京房价1/5是泡沫 -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惊人一致 被疑搞价格垄断联盟 明年增收80亿 -中国将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多晶硅产业准入门槛将抬高引争议 -商务部拟出台新政鼓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车企海外并购路径渐明 -发改委部署恶劣天气物资保障 要求加强价格监管 做好牧区抗灾 -南方雨雪交加现灾情 专家:灾害不会类似去年 长江以南雨雪警报
首页>>发展观察
资源价格改革为何只见涨价不见改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价格改革为何只见涨价不见改革?

从以往多次价格调整经验来看,但凡提到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公众第一反应便是对涨价的担忧。为什么在公众眼中,价格改革就等同于涨价?

“将价格改革等同于涨价,这是公众的误解。” 中国社科院财政贸易经济研究所价格室主任温桂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改革与提价不能混为一谈,既不能以调代改,也不能只调不改。而公众之所以产生误解,主要是因为某些垄断利益集团的自私运作。

温桂芳指出,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改革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但目前“成本+利润”的定价机制再加上公用事业领域垄断的现状,使得公用事业企业提出定调价要求时,往往从部门、行业的利益出发,向政府提出过分或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采取多报成本支出的办法来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因此,所谓政府定价往往演变成企业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结果是成本涨多少,价格就提多少。

但事实上,企业提供的成本信息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一直是公众的怀疑和担心所在,也成为多场涨价听证会上公众代表质疑的焦点。今年7月20日,甘肃省物价局就兰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召开听证会,有关部门提出两种方案,一是上涨0.3元/立方米,二是上涨0.4元/立方米。

“这根本不是涨与不涨的判断题,纯粹是涨多少的选择题。”听证代表、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文盛会后无奈地说。而近年来,类似的“听涨会”陆续在许多城市不断上演。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认为,虽然听证会代表了一种进步,对企业也形成一种压力。“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企业给予的成本信息时常是不透明、不合理的。虽然有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确实有调价的需要,但也不排除某些企业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许光建说。

“除了成本不透明之外,以单个企业的实际成本作为定价依据,也是缺乏科学性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即使成本真的提高了,由于垄断的存在,企业有没有责任去降低成本也是一个问题。”温桂芳解释道,一般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出于追寻利润的天然动机必然会努力降低成本。而垄断的天然优势则使得企业这种动机大大减弱,继而产生了成本上涨、价格就要跟着上涨的局面,而不太可能在企业内部消化。

对此,专家建议,公用事业市场化转轨,应建立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通过共同谈判、协调,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应有权益,又能保障生产者开展正常经营的积极性,防止有的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力量来谋取高额利润。 记者 杨烨 方烨 陈圣莉 实习记者 吴黎华 孙韶华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文章:
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序幕拉开 专家忧涨价引发通胀
价格改革蓄势待发 水电价格改革不能"一亏就涨"
中国企业家调查:金融危机之下资源价格改革窗口凸显
专家:通胀隐忧未构成压力 应启动资源价格改革
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
资源价格改革不是仅仅涨价 勿陷"越改越涨"循环
专家称价格改革可能提速 天然气有上涨空间
发改委:推进水电煤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 改革已获积极成效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山西中阳山体滑坡事故中被埋23人全部遇难(组图)
全球10名儿童获选"国际儿童之星" 中国两位孩子入选(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