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人世间,谁都逃不过生老病死。不论活在哪个国度,健康的生活,都离不开相关医疗体制的呵护。对医疗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完善,自然就成为所有国家都无法绕行的选择。
美国最近就将开始进行一次40年来最大规模的医改。这次医疗改革牵动多方利益,耗资巨大,46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有望获得医保。特别是,这场改革日程紧锣密鼓,足以令人为之惊叹——美国国会定于17日开始正式讨论医疗改革方案,争取10月中旬前完成立法并交总统奥巴马签署。这意味着,从改革方法讨论到完成相关立法,美国竟然只需要4个月。
这场在美国极受关注的医疗改革,涉及到多方利益的艰难博弈。但是,一切又表明,美国医改很有几分好莱坞电影《速度与激情》的味道——具有极高的效率与强劲的动力。而疯狂的速度与改革的激情,正是基于公共利益催发的无比强大的驱动力。这让我觉得,美国医改就是一面镜子,足以让我们对中国医改的盘点与展望,感到某种羞愧。
此前进行的那场中国医改,很有些马拉松式的意味。2005年中国医改突然变奏,旧医改方案被宣布失败,此后,围绕着新医改的基调、方案、主导等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断的纠缠与争议,医改无休无止的“模式之争”,多达10套的繁杂的医改方案,太多的医改纠葛让时间不断流逝,一年,两年,三年……直到今年4月6日,国务院才发布新医改意见。比照美国四个月的速度,经历了四年艰难进程的中国医改,到底有多少不必要的折腾,到底有多少不应该的资源浪费,到底让亿万民众承受了多少不必要的苦痛呢?
美国4个月,中国4年,这样的医改速度,着实令人很不是滋味。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那么,迟迟不能获得有效进展,不能被顺利施行的改革,本身难道不也蕴含着某种强烈的遗憾吗?也许,对于中国医改之所以会艰难行进,很多人都会归咎于中国医改背后包含着复杂的利益博弈。比如,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人们就清晰地看到一些“特殊利益之手”;在城乡二元体制格局下,产生诸多的医疗保障难题。但是,这一切问题解决,说到底都取决于改革能不能真正从公共利益出发,来还权于民,还利于民。那么,又为什么要让代表公共利益的民意在博弈中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呢?
反观美国医改,同样也有着艰难复杂的博弈。比如,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和民间利益集团在具体内容上讨价还价,各种利益博弈十分复杂。甚至,连总统奥巴马希望增加政府在医疗保险中的地位和作用,创立一个新的政府医保方案,也遭到共和党人的反对,认为那将会挤压民间保险机构的业务。但是,这一切的博弈却不会阻挡住这场改革的快速进程,相关利益博弈也不会捆绑住相关部门的公共责任。
特别是,对于美国医改的紧迫日程,行事较众议院更为缓慢、谨慎的参议院也感受到这是个巨大挑战。但是,美国参议院历史专家唐纳德里奇认为,“紧密安排或许是件好事。它让人对这份法案作出反应,更容易安排投票,大家更愿意妥协而达成协议。”常识早就告诉我们,所有的改革,都必然要求在利益博弈上有妥协的主体,否则改革就会无休无止纠缠下去,最终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使民意得不到有效的尊重。而要让既得利益主体在公共利益面前有所妥协,关键就取决于相关部门的改革决心。美国医改的速度与激情,对此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医改是一面镜子。现在,中国医改方案已经出台,从纸面走进生活了。在时间表上,公立医院改革也已开始试点,并将于2011年逐步推开。医改施行的路正长,但却时不我待。因为每一分一秒的迟滞,都可能让无数公众付出无限的苦痛。当然,不仅是医改,其他任何领域的改革,也都容不得任何时间的折腾与资源的浪费。(单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