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 资料照片)
两年前,在有关部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中,被发现涉嫌严重违纪而落马的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已赴中海油总公司下属研究机构任职。8月28日,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出现在经济观察报网站上,该文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文章末尾署名为“原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这是邱晓华2007年1月份被“双开”消失后,首次以大型国企的高级研究员身份亮相媒体。
上任约200天即被免职
今年50岁的邱晓华于1982年进入国家统计局,先后任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处长、副处长、总经济师、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等职务,年仅48岁便升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年10月12日,48岁的邱晓华突然被免去国家统计局局长职务——他在国家统计局局长任上呆了约200天。
新华社2007年1月23日发布消息称:“经查,邱晓华在任国家统计局领导职务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犯罪。”报道称,邱晓华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收受现金,道德败坏,涉嫌重婚犯罪,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和法律,造成了恶劣的社会政治影响,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邱晓华开除党籍处分;经监察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给予邱晓华行政开除处分;建议依法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随后一年多时间里,再无关于邱晓华的消息。
提议治通胀要防止两种倾向
今年50岁的邱晓华,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及高级统计师资格。在这篇题为 《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中,邱晓华指出,“2008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将主要取决于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上。”
据邱晓华判断,中国出现高度通胀的可能性较小。他还特别指出,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缺乏国际视野,还是局限于国内问题,关起门来就通胀论通胀,忽视本轮通胀的国际性,影响国内经济的较快发展,以至出现中国为世界通胀吃药,付出过大的代价;二是,缺乏综合措施,还是局限于单纯紧缩货币政策,仅把控制需求作为主要手段,忽视财政政策和外贸政策,影响社会需求的稳定增长,以至出现微观经济发展的环境持续恶化,加大社会的成本压力,加剧供求的失衡矛盾。
邱晓华认为,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政策立足点,要更多地放在改善供给、优化结构、完善机制上,更多地放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紧缩货币需求上。
今年6月传已出狱
早在今年6月17日,曾有报道称,在2006年因涉及上海社保基金案而落马的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近日已出狱,赴中海油总公司下属研究机构任职。但后来一直未有下文,也无正式的消息披露。
经观网一名高层人士昨晚向《每日经济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透露,该文章确为邱晓华所为,而且他的确已经在中海油任职。而且,这篇文章是邱晓华通过中间渠道送给经观网发表的。“他很低调”,谈到此时发表文章的背景,这位人士表示,当前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宏观经济面临多种挑战,作为一名曾经的学者型官员,他可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国家提点有益的建议。
当记者致电中海油工作人员询问情况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内部没有发布任何关于邱晓华任职的公告,“可能他是以专家和顾问的身份入职,但中海油的专家一般都是技术类的。”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对着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一是自然灾害不断,先后出现了年初的南方地区冰雪灾害、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6月中下旬的南方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二是股市的暴跌、房市面临生产经营的困难,资金链条绷得较紧,生产、投资、消费、出口等环节的增速都有所减缓。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促进和制约因素并存,上行和下行力量同在,但下行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未来的发展态势存有一定变数。
需要指出的是,转变发展方式正成为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它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利好的,有利于摆脱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但就短期来说,转变发展方式不是免费的午餐,必然要求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受到限制,一些涉及资源、环境更多的发展领域设置的市场门槛更高,由此带来发展成本上升,短期内将影响一些领域的生产、投资,影响一些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对可能伴生的阶段性失业加剧、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弱、CPI上升、社会心态不稳等问题,也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及早做好应对工作,把经济转型的代价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2008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将主要取决于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上。如果调控力度、时机把握得当,各项政策相对配套,不出现伤害微观领域基本活力的局面,我们就可以避免宏观大的波动。如果有关调控政策持续收紧,就有可能引发本轮经济周期出现过早触底的危险。
现在的关键是,在财政政策上要在稳健基础上,适当加大积极支持发展的力度;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上,要在从紧基础上,适当增加灵活性,防止收缩过紧;在外贸政策上要注意保持鼓励出口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适当增加激励性。要注意避免出现政策性收缩效应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效应重叠,以至放大波动效应,形成过大的经济下滑惯性。这是需要政府竭力防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