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科技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现代化是以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成果渗透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上,科技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前途和人类的命运福祉,科技以点的突破引领带动系统能力的跃升,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和强劲动力。这就需要抢占科技制高点、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本文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科技现代化的内涵,梳理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经历的萌芽与探索、恢复与加速、赶超与引领等发展阶段,概括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特色与经验,最后围绕水平、观念、文化、体系、组织、治理、选题、队伍、保障等9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初步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科技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追求和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和理论的重大成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产物。其中,科技关乎发展主动权、全球竞争力,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一种文明进步,是一个发展目标。现代化并非一个万能公式,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世界第2位、人口占世界约1/5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无疑对世界整体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成功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仅有日本、以色列、亚洲“四小龙”等少数案例。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等方面与中国并非一个量级,其现代化建设路径具有参考价值,但难以直接照搬,需要中国探索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新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提法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如何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5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这反映在科技现代化上,是新时代中国科技现代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最主要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基本国情,其为科技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这就要求不能套用千万级或亿级人口国家现代化的标准和路径,而要循序渐进、梯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防止两极分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任务,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和“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有效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营造创新文化,防止社会的信仰缺失、精神空虚、心灵迷茫,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以科技创新加快实现碳达峰,通过可持续发展新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科技创新成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这就要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发展自己,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体系,以全球视野发展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
“科技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科技创新是全人类共同的创造性活动,各国在推进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就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策略、体制机制等,形成了共同的经验和特征。
“引擎”作用。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虽然道路不尽相同,但科技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科技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以科技现代化为动力和引擎,逐步传导辐射到现代化的其他方面。科技发展是工业化的“有力的杠杆”,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蒸汽机和新的工具使“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科技发展为城市化创造条件,科技进步带来的规模化生产促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进而带来生活的集中和人居的规模化。科技发展同时为全球化、民主化、法治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上述各方面各领域互相交织,最后织点成面、全面发力,促进国家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
“策源”功能。策源就是策动未来创新之源。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取决于基础研究能力,以及由此牵引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研究水平。基础研究的突破使机器大生产变为可能,使蕴藏在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掘,“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英国凭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站到了现代资产积极发展的最前列,欧美国家抓住工业革命浪潮奏响了现代文明发展的先声。发挥原始创新策源功能,需要加强创新前瞻布局,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发挥一流大学、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制高点,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形成协同创新联动方阵,打造世界级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
“要素”汇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多要素的有机集合,以发挥出单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效能。现代化所需的文化、人才、资金、项目、平台等要素的产生、发展与汇聚是各国科技现代化的共同路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科技强国的崛起,无不以繁荣兴盛的科学文化为前提和基础。现代化的要旨是人的现代化,是同社会进程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曲折、缓慢的形成过程,其间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普及居于核心地位,科学文化的形成、变迁、推广与普及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项基本任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是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例如,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通过推动大学的现代转型,培养适应科技革命和工业发展的人才;美国通过广泛吸引和接纳国外科学家、研究生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在推进科技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通过健全政策体系,引导、鼓励、保障科学创新和科技现代化,特别是科技规划在整个科技发展中起到“发令枪”和“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科技创新主体聚焦特定目标,遵循特定路径,实现科技发展目标。
“张力”机制。成功实现科技现代化需要形成一种充满活力、富有“张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发展机制。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探索科技发展规律,使政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同时,在实践中鼓励大胆探索,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推动科技进步。处理好整体秩序与发展活力的关系。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平衡好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张力,发挥国家作为重要的制度供给者、资源配置者、创新系统转型的关键推动者等作用,推动本土创新活动从原有的发展模式转向新的、更强调创造力和效率的模式;同时,赋予创新组织、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科研自主权,为科研人员“松绑”,使“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怀揣“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坚定底气,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保持“开放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广阔胸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时代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与“科技现代化”2个核心概念的有机组合和深度互嵌,蕴含了中国式的特殊性与现代化的普遍性。由此生成的“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一方面蕴含了科学技术所具有的引擎、策源、要素、张力等共同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特殊国情。
目标。世界科技强国及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无不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和“策源”功能,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力各“要素”的汇聚点,形成一种充满活力、富有“张力”的高质量发展机制。科技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追求。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开始,这种对科技现代化的执着追求就贯穿了四个现代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显著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提出2035年和21世纪中叶的“两步走”规划,对应到科技现代化就是要到2035年实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1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在世界“科技高原”上出现更多中国人构筑的“科技高峰”。
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新质生产力”概念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支撑了中国的后发式赶超,为国家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中,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要求,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即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方式。当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科技与发展的交融日益紧密,如何通过高水平的科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探求的重要实践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现代化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分别提出实现的若干方法论,如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体现到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非对称赶超,在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领域,聚焦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勇攀高峰、攻坚克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基于角色转换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在跟踪模仿中艰难起步,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发展壮大,在自主创新中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自主创新之路。在这一历程中,“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将科技创新角色划分为包括“边缘化者”“积极采纳者”“潜在领导者”和“技术领导者”四大类。通过对新中国科技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科学技术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凸显,效能不断显著;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的角色,逐步从“边缘化者”到“技术领导者”的跃迁和转换。
萌芽与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中的科技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技发展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局面。为了推动科技发展,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仅仅1个月,中国科学院就正式成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此时科技现代化尚未纳入“四个现代化”的范畴。1956年1月,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首次把知识分子问题、发展科技问题作为重大工作提出。1956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规划制定,这对我国科技体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作为国防和国家综合实力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1963年中央科学小组和国家科委制定的《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地位作用。1965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及其“两步走”设想,强调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作用,科技现代化正式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文革”开始后,诸多科研工作被迫中断,科技人员也被政治运动冲击而无法继续推进科研工作。但总的来看,这一阶段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基本建立,产出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科技现代化确立为“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地位不断凸显,中国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角色逐步由“边缘化者”向“积极采纳者”转变。
恢复与加速:改革开放奋起赶超的科技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各方面工作拨乱反正,科技创新工作也回归正轨,科技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再次强调科技的“关键”作用,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正在全国迅猛兴起”的判断,确立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此后,相关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相继出台,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规划地逐步恢复和推进。尤其是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9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外的局势变化要求中国科技现代化进一步高质、快速地发展。继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后,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同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突出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战略,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向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学习先进科技与管理方式,“积极采纳者”的角色进一步明确。这一阶段,我国坚持以规划引领科技工作,有力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赶超与引领:创新引领自立自强的科技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作用和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此后,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一时期,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中国位列第12位,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这一阶段中国科技现代化增速进一步加快,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由“跟跑”“并跑”进入到部分领域的“领跑”。
科技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经验
中国科技现代化既符合世界其他国家发展路径的一般规律,也有自身的探索实践,是一种基于普遍规律基础上的探索总结。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科技现代化得以稳步推进的重要经验。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一以贯之地推进科技创新,超越了政党纷争、党派偏私、朝令夕改等弊端。中国科技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一以贯之的内在脉络与逻辑就是党中央的一贯重视与持续加力,不断凸显科技的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节点,党中央始终起到定向、领导、把关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引领科技事业稳步前行。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
创新为民是核心价值
中国科技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人民中心是其核心价值。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底和美苏争霸的局势,科技现代化一方面致力于建立工业体系,提升国防科技水平;另一方面还注重发展“人民科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满足人民生活生产对科技的需求。比如,这一时期一批医务工作者防疫抗疫、为人民健康所作的种种努力,从而有效防控了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科技现代化的重点要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领域,冰箱、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自行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极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人民生活中的“三大件”从20世纪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变成20世纪80—90年代的“冰箱、彩电、洗衣机”,21世纪以后个人计算机、手机、汽车也日益普及。进入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不断促进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行政村通5G通信比例超过80%,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达37.9%。
新型举国体制是基本方略
中国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科技发展历程,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实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整体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科技的底子非常薄弱。为了尽快打破大国的核讹诈,在原子弹研制的最初2年间,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以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单位(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与研发,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有效保障了国家战略安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新型举国体制”,更加突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的多主体协同。新型举国体制有效集中了全国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为根本旨归,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发挥竞争择优机制为创新要素组织方式,以攻克某项重大项目或完成某项重要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进步为外在表现。举国体制加强了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有效统筹不同主体和各方资源,已成为新时代以来党领导科技创新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体现。
持续赶超是战略路径
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角色经历了由边缘化者向积极采纳者和潜在领导者转变,并在进入新时代后逐渐成为某些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导者。有研究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追赶的历程,包括“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技术引进主导阶段(1978—1985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与改进结合阶段(1985—1995年)、“二次创新”的模仿与原创过渡阶段(1995—2015年)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主原创主导阶段(2015年以来),而贯穿于支撑这一历程角色转型与水平提升过程的主线就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体制机制、实施科技现代化持续赶超的发展战略。
持续赶超有借鉴吸收和自主研发两大路径,后发国家在科技创新初期尚可沿袭发达国家成熟经验,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将赶超的重点聚焦到科技自立自强上。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在关系国家命脉和战略利益的重大创新领域,党中央始终以战略性判断、举国体制组织方式牢牢把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兼顾持续赶超两大路径,是中国科技现代化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突出特色。
新时代推进科技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赋予中国科技现代化新的时代使命,为科技现代化提供了使命引领和目标方向。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优化科技创新的观念和文化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创新活跃期和产业变革期,只有全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制高点,才能实现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跃升。推进科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的观念,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科技水平现代化。科技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科技现代化首先体现为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即水平的现代化。实现科技现代化需要通过目标引领,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高水平成果,满足高层次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和2050年“两步走”的战略规划,为科技水平的提高谋划了“线路图”。科技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断从跟跑到并跑和领跑的过程,是从边缘化者向技术领导者转变的过程。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不断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平,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密切相关的科技指标上不断缩小与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加快由潜在领导者转变向全球技术领导者的转型。科技水平的现代化需要科技发展在与历史的纵向比较与国别的横向比较中,不断更新发展目标,提高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跻身世界科技强国前列。
科技观念现代化。科技观念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主要回答科学技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引导着科技现代化的走向。缺少正确的观念与价值引导,科技的“双刃剑”效果就会朝向反面发展。比如,核技术既可用于核能,也可用于核战争。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的定位、功能、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定位上,中国共产党人将科技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将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功能上,科学技术有助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系优化,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价值上,科技创新必须以“四个面向”为指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
创新文化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代表的科技精神文明对科技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文化基因和文化养分。创新文化是与科学精神相关的文化形态,反映了社会对创新的态度。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有助于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精神,与创新文化和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成为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支撑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文化动力。要勇闯科技“无人区”,敢于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新方向,扭转跟踪跟随的思维惯性和亦步亦趋的路径依赖。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要加强科技伦理规范建设,研判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从管理体制、制度保障、审查监督与宣传角度等方面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以有组织科研为主要模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有组织科研,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坚持“四个面向”,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科技体系现代化。科技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整体效能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要推动主体、功能、层级与环节等体系的有机组合。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和创新联合体等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单元,需要统筹协调、良性互动,进行一体化布局,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实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的衔接与转化,积极产出高质量的原创与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渠道与媒介。统筹整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产业战略科技力量,既要有不同层级维度间的协调,也要有层级内部的协调。要顺应融合科学发展趋势,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贯通,推动科学研究不同环节的衔接与组合,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组织现代化。现代化的科技组织体系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根本依托。高质量的成果产出需要现代化的组织。科技现代化中的组织既包括静态的要素架构,也包括动态的环节运行,要求在组织主体、组织模式和组织流程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组织主体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以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开展“国家有组织科研”,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攻关关键技术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有组织科研水平,完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组织模式上,要从指令型、追赶型的模式转变为竞争型、引领型的模式,强调自主性、开放性,要打破传统学科泾渭分明的壁垒,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集团、创新联合体等组织形态适应大科学、融合科学趋势,以及国家战略科学需求。组织流程上,打通不同主体、环节与地域隔绝,向跨学科交叉、大团队合作、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等组织关系转变。要将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以有组织科研破解制约原创性、基础性科技突破的因素,以有组织的科研模式打通“学研产”创新链条。
科技治理现代化。科技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是党领导下的有方向、有重点、有组织的创新。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遵循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统一部署,发挥好政府、企业、科学共同体、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主体在科技治理中的多元积极性,强化科技统筹与多部门协同。以推进国家科技管理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把国家科技管理职能调整优化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有机统一起来。科技管理机构要抓好战略、改革、规划、服务等工作,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手段方法上要有整体性、格局性变化,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改革体系、规划体系、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提高科技创新效能。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协调机制,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重视新兴技术领域的伦理治理,实施分类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
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方法,完善党建引领的人才支撑与政策保障
从边缘化者到部分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导者,从科技发展“跟跑”到部分赛道的“领跑”,中国科技现代化始终跨越式地“追赶”和“超车”。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人才支撑,优化政策保障,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和“点将配兵”等新型举国体制方法,不断完善支撑与保障体系。
科研选题现代化。选题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指挥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高地的位置和集中攻关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要做到“四个面向”,关注“国之大者”,科学研究要面向实际需求,聚焦大问题,选准真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总结了“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4类导向,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科学前沿和产业需求两大方面凝练研究选题。新时代科技创新呼唤科学研究既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围绕“国之大者”开展科技创新。科技现代化需要科技界在重大领域、关键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支撑国家面对的各项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在有效资源约束下,选题要聚焦国计民生的重点核心任务,着眼于突破技术壁垒、凸显原始创新、突出基础研究;能够结合科学发展特征、产业技术需求,提出新课题、开辟新赛道,突破“跟跑”思维的局限,避免对科技强国的单纯追随;对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根据研究性质采取差异化选题机制。
人才队伍现代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现代化的核心要素。科技现代化实现首先需要实现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现代化。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建设战略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要注重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树立新时代人才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五湖四海地吸引、培育、用好各方面人才。进行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既要重视大师、战略科学家,也要重视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与青年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以及管理型、创业型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政策,加快“破五唯”,优化人才考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畅通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提高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使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适应科技现代化需求。通过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加快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中国科技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性支撑。
保障体系现代化。保障能力及其体系是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科技现代化要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保障能力和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加强对创新保障体系的组织领导,健全服务创新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兼顾创新保障体系中的人才、成果、条件和环境等板块,在“精”字上下功夫,在“优”字上做文章,在“强”字上见成效,提高保障服务的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水平。实行差异化施策,根据不同科研人员层次、科研项目类型、地区发展实际等,形成不同的创新保障发展路子,构建系统完备的综合保障体系。优化职称评定,完善知识产权保障,提高激励分配力度,精简科研外负担等,在科技人才保障的全流程做好服务。为人才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优化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保障,既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也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科技创新事业中去。
(作者:贾宝余,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宣传部;应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编审:杨柳春。《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