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旅游监管趋紧的背景下,其他地方依然横行的低价团才显得更加扎眼。低价团不应在一时一地被放松监管,屡禁不绝并非真的“难绝”,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打击力度有多大
眼见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蛰伏一冬的玩心也变得蠢蠢欲动起来。可出去玩也有堵心事儿,最近几天,四川和广西被曝出,低价团依然大行其道,导游一路带着买买买,一些合同上约定好的旅游景点,甚至只能在大巴车上匆匆一瞥。
无论是原因还是危害,低价团已经被吐槽了千百遍,但这一次的曝光,却让人们有了新的关注点。
在不久前的4月15日,云南省出台号称“史上最严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半月有余,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据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五一”小长假旅行社接待游客的情况,云南全省旅行社接待游客比4月15日前日均下降56.9%。
几个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一起比较,有些人似乎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原来报名参加云南低价团的游客,都跑到四川广西去了?哪里管得严,哪里生意差,哪里管得松,哪里团队多,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吗?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潭水,景点的吸引力不变,消费升级的动力不变,旅游市场的活力自然也不会变。不过,云南急剧下滑的随团游客人数,恰恰说明此前存在的大量以低价团为生的旅行社,伴随此次监管收紧而难以为继。
也正是在云南旅游监管趋紧的背景下,其他地方依然横行的低价团才显得更加扎眼。一方面,低价团作为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不应在一时一地被放松监管。另一方面,所谓屡禁不绝的低价团并非真的“难绝”,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监管决心有多强、打击力度有多大。
从云南的实践来看,尽管强化监管背后会是短期的阵痛,但必然会带来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注重体验的游客。
云南旅发委的数据就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64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51%。而这增长的主力,则由旅行团变成了散客。
随着旅游消费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的秩序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旅游是一盘棋,对付低价游,其他地方监管应该拿出更多手段来,唯有如此,才会有旅游市场的蓬勃与可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2017年05月0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