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自1997年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随着医改的深入,全国各地都对分级诊疗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宜昌“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医改的一项重大创新。那么宜昌模式是否适合在全国进行推广和复制呢?他们又是如何用“互联网+”来解决分级诊疗难题的?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采访了湖北省宜昌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市医改办主任曹源。
在采访中,曹源向记者介绍了宜昌模式的基本构成,他用“343”来形容,一共包括三大平台,四大体系,三大制度。
三大平台,第一个平台是转诊协助平台;第二个平台是健康管理平台;第三个平台是远程医疗平台。
四大体系,主要是指转诊协作体系;医疗联合体系,家庭医生签约体系,医疗联合体系和健康管理体系。
三大制度,包括差异化的医保制度,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和导向性的人事制度。
“343”体系共同构建了分级诊疗体系的核心部分。在构建这个体系过程中实现了一些创新,使宜昌的分级诊疗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宜昌搭建起的这一系统、服务、运营于一体的分级诊疗协作平台,曹源用三句话来概括说明:政府主导,医院服务和公司运营。它的架构是先由公司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再由相关的一些部门,比如说医院、管理部门参与到这中间进行管理,进行网上的转诊,由第三方公司提供一种落地式的服务,形成转诊协作整个运行的架构,即是这样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