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增加值贸易结构及演进

发布时间: 2016-07-12 09:19:3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张茉楠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价值链,贸易结构,金融危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进口大国之一。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全球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上升。中间品有三种类型的直接流向;一是流向国外的生产类部门;二是流向国内的生产类部门;三是流向国内和国外的消费类部门。

受金融危机全球价值链的“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隐含的东亚出口国增加值明显下降,其中最终被欧美吸收的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隐含的东亚出口国增加值下降幅度最大。中国吸收的东亚出口国中间产品增加值虽仍呈上升趋势,但其年平均增长率大幅下滑2010-2011 年为第四阶段,中国以及欧美等国采取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缓解危机,使得中国吸收的东亚出口国中间产品增加值和加工贸易出口隐含的东亚出口国增加值逐渐回升,且均已超过2007年的水平。

2013年, OECD发布全球价值链的最新研究报告《互联的经济》,其中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通过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国出口成功得益于加工贸易政策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成功与加工贸易和亚洲地区GVCs发展密切相关。GVCs导致亚洲劳动力垂直分工,给后工业化的中国创造了发展制造业的相对比较优势。

中国自80 年代起逐渐融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1995-2013 年,中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贸易总额分别增长了6 倍、18 倍。上世纪90年代,以嵌入式分工模式为特征的加工贸易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中间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加入WTO的十多年来,中间品货物贸易量年均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品和资本品。中国中间品贸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本国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禀赋, 生产层次较低的中间投入品再输往国外;二是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 利用本国的劳动力禀赋对其进行加工和组装, 生产成最终产品或中间品后出口到国外(即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催生了亚洲地区的三角贸易,使得中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规模与深度兼具的制造基地,在制造业的大多数部门和生产环节都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电子、汽车、机械等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部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产业转移。UN Comtrade 统计数据显示, 自2005开始,中间产品贸易在贸易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主要从韩国、东盟、欧盟、日本进口大量的零部件产品,然后将最终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中国零部件进口相对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排名前3位的经济体,例如电子集成电路从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进口,占70%以上,同样零部件出口主要分布与最终产品也基本相同,但中国中间品出口地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排名前3位的经济体,例如电信设备、零件出口到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占约70%,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中间品贸易的中心。

中国中间品进口规模巨大,且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成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生产网络中扮演着最重要的加工加工装配生产者的角色,即从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口中间品进行加工组装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到美欧等发达国家。通过对中间品进一步地分析,我们也发现中间品差异对产业分工和技术升级有显著影响。在中间品构成中,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一般要高于半成品,特别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精密零部件更是现代制造业中的尖端领域,其核心技术大多由发达国家掌控,零部件进口所产生的投技术投入和技术溢出的效应更强,进而出口对整个价值链的提升作用也非常明显。而半成品作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投入品,在食品加工、纺织行业中,主要是用于低端的最终消费品,进口的过快增长极有可能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低端,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一方面,随着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阵营,劳动力、土地等低技术水平要素成本呈现不断上升态势,这使得中国在低技术制成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正经历来自拉美及其他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冲击。另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和工业经济体纷纷提出“重返制造业”,新一轮工业革命和区域贸易协定也在重构全球价值链。在在这一背景下,近些年来,中国一直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嵌入式分工的出口结构也在发生重大转变,并可能逐步退出。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加工贸易占出口比重由 2007 年的 50.7% 降至 2014 年的 37.8%;同期间,加工贸易占进口则由 38.5% 降至 26.8%,显示中国贸易结构已经开始已经趋向转型升级。

1 2007-2014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      (单位:亿美元;%

 

出口

进口

总值

加工贸易

总值

加工贸易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2007

12,180

6,177

50.7

9,558

3,684

38.5

2008

14,285

6,752

47.3

11,331

3,784

33.4

2009

12,017

5,870

48.8

10,056

3,223

32.1

2010

15,779

7,403

46.9

13,948

4,174

29.9

2011

18,986

8,354

44.0

17,435

4,698

26.9

2012

20,489

8,627

42.1

18,178

4,811

26.5

2013

22,100

8,608

39.0

19,503

4,970

25.5

2014

23,427

8,844

37.8

19,603

5,244

26.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1 入世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2 中国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引领出口结构从一般消费品向资本品升级。2015年以来,中国外贸出口当中机电产品已经占了半壁江山,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出口成为亮点。除了高铁和核电外,中国制造在其他领域的出口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长保持了较高水平。

2 中国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出口及占整体装备制造业进出口的比重  (单位:%

 

零部件

出口额

(亿美元)

零部件占

装备制造业出口比

零部件

进口额

(亿美元)

零部件装备制造业

进口比

进口零部件占装备制造业产值比例

进口零部件占装备制造业出口比重

 

 

1

2

3

4

5

6

2001

451

0.39

568

0.45

0.170

0.496

2002

593

0.43

635

0.43

0.155

0.461

2003

862

0.42

938

0.43

0.168

0.462

2004

1228

0.42

1281

0.44

0.180

0.441

2005

1552

0.41

1580

0.47

0.170

0.414

2006

1941

0.39

1925

0.47

0.158

0.391

2007

1755

0.28

1924

0.40

0.118

0.308

2008

2215

0.30

2142

0.41

0.098

0.294

2009

1705

0.27

1861

0.39

0.075

0.292

2010

2275

0.27

2399

0.38

0.075

0.284

2011

4380

0.45

4007

0.55

0.102

0.410

2012

2558

0.24

2551

0.34

0.061

0.241

2013

2616

0.23

2583

0.31

0.054

0.229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数据库,中国海关总署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除了这些产业本身的优势之外,说明中国贸易结构的演变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是一致的。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看,主要沿着“日用消费品-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演进。由于装备制造业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机械设备技术与国外技术设备仍存在差距,引进机械和技术设备也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作者: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专家专栏:张茉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