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实习生 张天华) 继“大气十条”、“水十条”之后,国务院又于5月31日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土十条”)。“土十条”第27条讲到“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国家还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应该重点研究哪些方面的治理修复技术? 中国网《中国访谈》邀请环保部专家董战峰先生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董战峰认为,土壤产业的发展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推动土壤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要考虑多种手段。“如果可能的话,首先在立法建制方面要大力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争取有一个完善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一个比较严格的当然也要符合发展阶段特征的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体系。通过严格的立法、标准,包括严格的监管执法,形成一个大的环境,这样的话能给这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宏观的政策环境,就更有利于它的发展。否则,法制不够高,监管不够严,监管没有力,这个市场、这个产业的发展就很难有一个有序的状态,可能就会有很多投机。”他指出,有严格的法律体系、严格的执法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出台、实施一些比较有效的长效激励政策。“土壤环境保护修复治理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政府在这里可以做很多文章。”董战峰认为,可以构建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政府出资一部分,并吸引社会上有些愿意投入到土壤修复治理行业里的社会资本,一起运营。
对企业实行严格的管理手段也很重要。“土十条”里明确提出,对土壤的环境保护,企业的归责方面,就是谁污染谁付费。这样,不仅明确了归责主体,也明确了如果发生土壤污染谁来投钱的问题。董战峰认为,要对企业的归责深入落实,既有奖励又有惩罚,实施双向监管手段,更有效地对土地污染进行防治。
最后还需要政府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各方面协同起来,凝心聚力,推动土壤环境保护。董战峰建议,可以大力推动绿色消费,鼓励大家消费健康的绿色产品,形成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同时,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宣教,包括能力培训、信息公开、沟通的机制等等,多方面齐发力。